密立根油滴實驗英文解釋翻譯、密立根油滴實驗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
分詞翻譯:
密的英語翻譯:
close; dense; intimate; meticulous; secret; thick
立的英語翻譯:
establish; exist; immediate; stand
根的英語翻譯:
base; cause; foot; origin; radix; root; source
【化】 radical
【醫】 rad.; radical; radices; radix; rhizo-; root
油滴的英語翻譯:
【化】 oil drop
實驗的英語翻譯:
experiment; experimentation; test
【化】 experiment; experimentation
【醫】 experiment
專業解析
密立根油滴實驗(Millikan oil-drop experiment)是20世紀初由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Robert A. Millikan)設計的一項經典物理實驗,旨在通過觀測帶電油滴在電場中的運動規律,精确測定電子的基本電荷量(elementary electric charge)。該實驗首次通過實驗數據驗證了電荷的量子化特性,為量子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實驗核心原理與步驟
- 實驗裝置:将噴霧器噴出的微小油滴引入密閉腔室,通過X射線或紫外線使其帶電,形成帶電油滴群。
- 平衡觀測:調節上下極闆間的電場強度,使油滴在重力與電場力的平衡狀态下保持靜止,或通過測量油滴勻速運動的速度計算受力。
- 電荷計算:基于斯托克斯定律(Stokes' law)和牛頓運動學公式,推導單個油滴的電荷量,最終通過大量數據統計得出電子電荷的最小單位值。
實驗結果與科學意義
密立根通過數千次實驗,于1913年得出電子電荷量為 ( e = 1.5924 times 10^{-19} , text{C} )(現代精确值為 ( 1.602176634 times 10^{-19} , text{C} )),證實電荷以離散形式存在。這一成果不僅為量子理論提供了關鍵實驗支持,也使密立根榮獲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權威參考文獻
- 實驗原始論文:R. A. Millikan, "On the Elementary Electric Charge and the Avogadro Constant," Physical Review (1913),收錄于美國物理學會期刊檔案。
- 諾貝爾獎官方記錄: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對密立根貢獻的詳細闡述(NobelPrize.org)。
- 科學史資料:加州理工學院檔案館保存的密立根實驗手稿及儀器原型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
密立根油滴實驗是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密立根(Robert Millikan)與哈維·福萊柴爾(Harvey Fletcher)于1909年設計的重要物理學實驗,主要用于測量電子的基本電荷量,并驗證電荷的量子化特性。以下是實驗的詳細解釋:
實驗背景與意義
- 目的:通過觀測帶電油滴在電場和重力場中的平衡狀态,測定單個電子的電荷量(即基本電荷$e$),并證明電荷的離散性(所有電荷均為$e$的整數倍)。
- 成就:密立根因此獲得19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實驗結果為量子理論提供了關鍵支持,并成為測定基本物理常數的經典範例。
實驗原理與裝置
-
核心原理:
通過調節電場力與重力的平衡,使帶電油滴懸浮或勻速運動。根據力學平衡方程計算電荷量:
- 重力:$mg$($m$為油滴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
- 電場力:$qE$($q$為電荷量,$E$為電場強度)
- 空氣阻力:$f=kr v$($k$為比例系數,$r$為油滴半徑,$v$為速度)
-
實驗裝置:
- 水平平行金屬闆:施加電壓形成勻強電場($E=U/d$,$U$為電壓,$d$為極闆間距)。
- 顯微鏡與光源:觀察油滴運動軌迹。
- 噴霧器:噴出帶電油滴(摩擦帶電)。
關鍵步驟與公式推導
-
油滴半徑計算:
當油滴在重力場中勻速下落時,阻力與重力平衡:
$$
mg = kr v_0 quad Rightarrow quad r = frac{mg}{k v_0}
$$
($v_0$為勻速下落速度)。
-
電荷量計算:
當油滴在電場中勻速上升時,電場力與重力、阻力平衡:
$$
qE = mg + kr v_0 quad Rightarrow quad q = frac{mg(d/U)(v_0 + v_e)}{v_e}
$$
($v_e$為電場中的勻速速度)。
-
修正空氣粘滞系數:
由于油滴半徑極小(約微米量級),需對斯托克斯定律進行修正,以提高精度。
實驗結果與結論
- 電荷量子化:所有油滴的電荷量均為同一最小單位$e$的整數倍,測得$e approx 1.60 times 10^{-19} , mathrm{C}$。
- 意義:首次直接證明電荷的離散性,為電子論奠定實驗基礎,并推動量子物理的發展。
實驗方法分類
- 動态測量法:觀測油滴在電場中加速後勻速運動的平衡狀态。
- 平衡測量法(常用):直接使油滴靜止或勻速運動,簡化計算。
密立根油滴實驗通過巧妙設計電場與重力平衡,結合精确測量和數學推導,揭示了電荷的量子化本質,成為物理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實驗之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斯陸冷卻結晶器白銀苯甲酸安替比林便覽不在家的管理人成本配合收益的原則承擔保賠責任的承保人承租人購買選擇權低溫晶體學多電壓控制恩惠弗萊徹漂白機膈肋膜炎共聚多酰胺光椎回縮膜結晶纖維噴漆集腋成裘卡他性聲嘶離解常數毛葛目不識丁的啤氣相催化作用三苯氰硼鈉申請撤銷扣押算術校驗鐵粉心聽面神經節違反保證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