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oal combustibles
coal
【化】 coal
【醫】 anthraco-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burn; ignite; light
【醫】 ignition; inflame
share
在漢英詞典及煤炭科學領域,"煤的可燃份" 的規範術語為揮發分(Volatile Matter),指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高溫加熱時釋放出的氣體和液體産物(不包括水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煤的可燃份(揮發分)是煤在900±10°C 的标準化實驗條件下,隔絕空氣加熱7分鐘所析出的氣态物質質量占比。其成分主要包括:
揮發分含量是煤化程度的直接指标:褐煤>煙煤>無煙煤(褐煤通常>40%,無煙煤<10%)。
依據GB/T 212-2008《煤的工業分析方法》,揮發分測定需嚴格排除水分幹擾,計算公式為: $$V_{ad} = frac{m1}{m} times 100 - M{ad}$$ 其中 $V_{ad}$ 為空氣幹燥基揮發分,$m1$ 為揮發分質量,$m$ 為煤樣質量,$M{ad}$ 為水分含量。該指标用于: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文獻名稱及标準號可供讀者檢索權威來源。)
煤的"可燃份"是指煤中能夠參與燃燒并釋放熱量的主要化學成分。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分析,其核心組成包括:
碳(C)
作為煤中含量最高的可燃元素,占比通常達50%-90%。碳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熱量來源。
氫(H)
含量約3%-5%,燃燒時釋放的熱值極高(約碳的4倍),但因其含量較低,對總熱值的貢獻次于碳。
硫(S)
包括有機硫、硫化物硫和硫酸鹽硫,其中前兩者為可燃硫。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硫,既是熱量來源之一,也是主要污染物。
揮發分中的可燃物質
揮發分指煤在高溫下釋放的氣态可燃物(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其成分仍以碳、氫為主,并含少量硫化物。
需注意:氧(O)和氮(N)雖存在于煤的化學組成中,但通常不視為可燃成分。氧會降低燃燒效率,氮則主要生成無害的氮氣或少量污染物(如NOx)。灰分和水分屬于不可燃部分,會降低煤的實際熱值。
不同文獻對“可燃份”的定義略有差異,部分資料可能将揮發分整體歸入可燃部分(如選項B中的“揮發分”),但本質上揮發分的可燃性仍源于其含有的碳、氫、硫元素。
半ж尿保證負債包裝信用狀邊際收益表扁桃體鏡檢查醋酸去氧可的松電花消除器電覺定神二硝托胺分贓腐蝕劑化身的雞眼靠模機床卡普脲可擦可改寫的隻讀存儲器蠟光紙硫鋅礦理性認識錄音冒口腦壞疽賠償條款葡萄糖醛酸酶前肢親切區域标識符色譜級的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