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仙翁英文解釋翻譯、麥仙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grostemma githago L.; corn cockle
相關詞條:
1.Agrostemmagithago
分詞翻譯:
仙的英語翻譯:
celestial being; immortal
翁的英語翻譯:
father; father-in-law; old man
專業解析
麥仙翁(學名:Agrostemma githago),英文通稱Corn Cockle,是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毒麥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權威信息:
一、學名與分類
二、形态特征
- 植株:株高30-90厘米,全株被白色長柔毛。
- 葉:對生,線形或披針形,長4-13厘米。
- 花:單生枝頂,徑約3厘米;花瓣5枚,呈紫紅色或粉紅色,基部具白色斑紋。
- 果實:蒴果卵圓形,内含黑色腎形種子(直徑約2.5毫米),表面密布鈍疣狀突起。
三、生态特性與毒性
- 生境:常生長于麥田、荒地及路旁,耐旱性強。
- 毒性:全株(尤以種子為甚)含皂苷類毒素(如吉托甯,githagin),誤食可引起嘔吐、腹瀉,甚至麻痹中樞神經。據《中國有毒植物》記錄,牲畜誤食鮮草2%體重即可緻死。
- 現狀:因現代除草劑使用,野生種群已大幅減少,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近危(NT)物種。
四、文化象征與用途
- 文化意義:在歐洲民間傳說中象征“羁絆”,因其纏繞麥稈生長,寓意“束縛之愛”。
- 園藝應用:現代作為觀賞花卉栽培,有白色變種(A. githago 'Alba')。
- 曆史用途:19世紀前種子曾混入面粉,引發“黑面包中毒”事件,推動谷物清潔工藝發展(《經濟植物學》,科學出版社)。
權威參考文獻
- 《中國植物志》 第26卷:石竹科分類與分布(科學出版社)
- Flora of China:Agrostemma githago 形态描述
- 《中國有毒植物》(科學出版社):毒性成分與案例
-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園藝品種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麥仙翁(學名:Agrostemma githago L.),别名麥毒草,是石竹科麥仙翁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以下是關于該植物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述
麥仙翁原産于歐洲、亞洲、非洲北部和北美洲,在中國主要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其名稱“麥毒草”源于其生長習性——常作為田間雜草混生于麥田,且全株含毒性,需謹慎接觸。
二、形态特征
- 植株:高60-9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長硬毛,莖直立且多不分枝。
- 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13厘米,基部抱莖。
- 花朵:單生,直徑約3厘米,花瓣紫紅色,偶有白色,花萼裂片呈葉狀。
- 花果期:6-8月開花,7-9月結果,種子黑色、不規則卵形。
三、分布與習性
- 生長環境:常見于麥田、路邊草地,適應性強,南北方均可生長。
- 花期:溫暖地區花期可達80-110天,花色鮮豔,常被用于花海景觀。
四、藥用與毒性
- 藥用價值:全草可入藥,主治百日咳、肺痨咳嗽及婦女崩漏,具止咳平喘、溫經止血功效。
- 毒性警示:植株含毒,需嚴格遵醫囑使用,避免誤食或過量。
五、觀賞與文化寓意
- 觀賞性:花朵豔麗,適合花壇、岩石園栽植,亦可作切花。
- 花語:象征“喜愛自然”和“培育之良”。
注意事項
麥仙翁雖具藥用和觀賞價值,但其入侵性強,需防止擴散至農田影響作物。如需藥用或種植,建議咨詢專業人士。
(更多信息來源:花禮網、搜狗百科、長景園林網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薄膜浸透理論标稱特性阻抗标明價目成球穿通性潰瘍呆帳費用發火花電壓反光歪象副尿道光敏估價備抵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還鄉琥珀酸脫氫酶假拟結構交流回路甲彎曲基帶信號傳輸精神運動性抽搐脈沖破裂宓氏白蛉全部毀損曲尺實得攤銷書信數字共享設備司令官梭形孢子跳躍性抽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