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麥克伯尼氏手術英文解釋翻譯、麥克伯尼氏手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cBurney's operation

分詞翻譯:

麥的英語翻譯:

wheat

克的英語翻譯: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醫】 G.; Gm.; gram; gramme

尼的英語翻譯:

Buddhist nun; priestess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手術的英語翻譯:

operation; surgery
【醫】 operation

專業解析

麥克伯尼氏手術(McBurney's operation),在漢英醫學詞典中對應為McBurney's incision 或更常指代其應用的手術Appendectomy (via McBurney incision),是一種經典的闌尾切除術手術入路。

該手術以美國外科醫生查爾斯· 麥克伯尼(Charles McBurney) 的名字命名。他在1894年詳細描述了一種用于急性闌尾炎手術的特定切口位置和方法。其主要特點和含義如下:

  1. 手術目的: 主要用于急性闌尾炎 的緊急手術治療,即切除發炎的闌尾。
  2. 切口位置: 切口位于右下腹部,其關鍵定位點是麥克伯尼點(McBurney's point)。該點位于臍與右側髂前上棘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界處(約距髂前上棘 1.5 - 2 英寸)。切口通常與該連線平行,長約 5-7 厘米。這個點被認為是闌尾根部在體表的投影點,也是急性闌尾炎最常見的壓痛點。
  3. 手術入路特點: 麥克伯尼切口屬于網格切口(Gridiron incision) 或肌肉分離切口(Muscle-splitting incision)。其精髓在于:
    • 順皮紋切開皮膚。
    • 按肌纖維方向鈍性分離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橫肌,而非切斷肌肉纖維。這樣可以減少組織損傷、出血,并有利于術後愈合。
    • 切開腹膜進入腹腔。
  4. 優勢:
    • 切口直接位于病變部位(闌尾區)上方,路徑短。
    • 鈍性分離肌肉,創傷相對小,術後疼痛較輕。
    • 愈合後疤痕強度好,發生切口疝的風險相對較低。
    • 在診斷明确為急性闌尾炎時,是經典、有效的手術入路。
  5. 應用現狀: 雖然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因其微創、視野好、便于探查等優勢已成為目前主流手術方式,但開放式的麥克伯尼氏手術仍然是外科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在某些情況下仍然非常有用,例如腹腔鏡設備或技術受限時,或患者存在腹腔鏡手術禁忌症時。其描述的切口定位原則和肌肉分離技術在外科手術中具有普遍意義。

權威性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麥克伯尼氏手術(McBurney's operation)是闌尾切除術中常用的一種手術入路方式,其核心為“麥克伯尼切口”(McBurney's incision)。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用途
    該手術主要用于急性闌尾炎的治療,通過右下腹特定切口進入腹腔切除病變闌尾。其名稱來源于美國外科醫生查爾斯·麥克伯尼(Charles McBurney),他于1889年提出闌尾炎早期手術的重要性,并規範了相關操作。

  2. 切口位置
    切口位于“麥克伯尼點”(McBurney點),即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界處,沿此點做垂直于連線的斜切口,長度通常為5-7厘米。此位置靠近闌尾根部,便于術中定位。

  3. 手術特點

    • 解剖優勢:切口方向與腹壁肌肉纖維走向一緻,減少組織損傷,術後愈合牢固,不易形成切口疝。
    • 局限性:適用于診斷明确的單純性闌尾炎,若術中需擴大探查(如懷疑穿孔或粘連嚴重),可能需改用經腹直肌切口。
  4. 名稱由來
    該手術與“麥克伯尼點”密切相關。後者是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點,由查爾斯·麥克伯尼在1901年提出,成為闌尾炎診斷的重要體征。

補充說明
麥克伯尼點(麥氏點)不僅是手術切口标志,也是臨床觸診闌尾壓痛的關鍵位置。急性闌尾炎患者此點常出現明顯壓痛、反跳痛,結合白細胞升高等可輔助診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巴豆苷補償報酬測點測定側腹輔肋單位裝運制船舶電解分析法定型設計對口的輻射本領蓋片标本高度并行計算機公私合營企業甲殼質酶基本港口接合性空氣排除冷彎型鋼連擊年金債券平均信息量期貨彙兌市場漆漿捏合機青筋全屏幕編輯器私人所有算符表索眠拿素質通信燈外中胚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