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omission of income
fail to report sth.
earning; include; income; ingather; ingathering; means; receipt; revenue
【醫】 admit
【經】 earnings; incomings; proceeds; receive; revenue income; takings
漏報收入(Underreported Income)指納稅人因過失或疏忽,未将應計入納稅申報的全部收入如實、完整地向稅務機關申報的行為。該術語區别于主觀故意的"偷稅"或"隱匿收入",強調非惡意性,但仍需承擔補繳稅款及滞納金的法律責任。
法律定義與特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漏報屬于"不進行納稅申報"的情形,指納稅人未主動申報應稅收入,或因計算錯誤、資料不全導緻申報數額低于實際收入。其核心特征為非主觀故意性,但客觀上造成稅款流失。
中英文術語對照
例:企業因跨境收入分類錯誤導緻漏報(The company underreported income due to misclassification of cross-border revenue)。
常見漏報情形
法律責任與後果
稅務機關有權追繳稅款及滞納金(日萬分之五),若情節嚴重可能處0.5-5倍罰款(《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區别于偷稅,漏報通常不涉及刑事責任。
權威參考來源:
漏報收入是指納稅人未按規定向稅務機關如實申報全部或部分應稅收入的行為。其含義及相關影響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漏報收入在稅務領域對應的英文表述為"omission of income"(),具體指在納稅申報過程中未完整披露應申報的營業收入、租金收入等各類應稅所得。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條,納稅人必須如實申報所有收入()。
二、法律後果
行政處罰
刑事追責
若被認定為故意逃稅且金額較大(如香港案例中漏報超100萬港元),可能觸犯《刑法》第201條,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三、其他影響
四、處理建議 發現漏報應及時向稅務機關補報,主動補繳稅款可減輕處罰()。對于超過3年的漏報行為,若涉及補稅仍需承擔滞納金()。
注:具體處罰标準因地區法規差異而不同,建議通過等權威法律條文獲取準确依據。
擺鐘遲索的賠款臭氧層穿孔艾美球蟲大災難電子的繞射遞延貸項挂名職務回旋狀牛皮癬會陰尿道造口術胡蘿蔔子素呼吸深度剪貼晶狀體囊切開術局部痙攣可清除性老年性彈力組織變性料袋拍賣時勾結用廉價買得皮質迷路軟件設計語言生芽的神經生物學失聲受壓蒸餾釜順序進程四甲司林歲計盈餘透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