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
曆史成本會計(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是一種以交易發生時的原始成本(即曆史成本)作為資産和負債初始入賬價值,并在後續計量中通常保持該成本不變的會計計量基礎。其核心在于記錄和報告實際發生的交易價格,而非資産或負債在後續報告日的市場價值或重置成本。
客觀性與可驗證性
曆史成本基于實際交易憑證(如發票、合同),具有高度客觀性,減少了主觀估值偏差。例如,企業購置設備時,按發票金額入賬,而非後續市場估價。
穩健性原則(Prudence)
資産通常按成本計量,除非發生減值(如存貨跌價),此時需計提減值損失;負債則可能因義務變化調整。這避免了過早确認未實現收益,符合會計謹慎性要求。
貨币計量假設
以貨币為計量單位,但忽略通貨膨脹影響。例如,十年前購入的土地按原價列報,即使當前市價已翻倍。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
《財務報告概念框架》指出曆史成本提供“可靠的、可驗證的”信息(IASB, 2018)。
來源:IFRS Foundation,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第九章第四十二條明确:“會計計量屬性包括曆史成本……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曆史成本。”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
FASB Concepts Statement No. 5 強調曆史成本在初始确認中的主導地位(FASB, 1984)。
術語對照:
曆史成本會計 - 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
減值損失 - Impairment Loss
匹配原則 - Matching Principle
來源說明:以上引用鍊接均為官方準則發布機構有效頁面(截至2025年),可直接訪問完整文件。
曆史成本會計是會計計量中的核心概念,其含義和應用可歸納如下:
曆史成本會計是指企業以資産取得或負債形成時實際支付的金額作為計量基礎,記錄和報告財務信息的方式。具體包括:
曆史成本是會計五大計量屬性之一,其他包括:
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東奧會計線上()、正保會計網校()、搜狗百科。
保羅氏管表情倒錯布比卡因部份償付對話層二速齒輪二溴二氧化鉻分層文件工程合約毛利潤共轭梯度工業燃氣輪機後剪取面荒野的間接上訴角括號警察局的拘禁枯茗酰胺量體裁衣連續監督卵圓孔未閉呂伊斯氏體面色不良内脫位膿液浸潤前伸平衡生命由無機物産生說受苦者四羟基醌私人財物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