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critical moisture content
critical
【醫】 crisis
exaggeration; moisture; wet
【醫】 moisture
臨界水分(Critical Moisture Content)是化工、食品科學及材料幹燥領域的關鍵概念,指物料在幹燥過程中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分界點。對應的英文術語為"critical moisture content" 或"critical moisture point"。其核心含義如下:
當物料幹燥至某一特定含水量時,幹燥速率從恒速階段轉向降速階段,此轉折點的水分含量即為臨界水分。此時:
(來源:《化工原理》譚天恩等編,化學工業出版社)
臨界水分反映了物料内部水分存在的形态轉變:
(來源:Food Dry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H. Hui 編)
控制果蔬幹燥至臨界水分以下(通常15%-25%)可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保質期。例如蘋果片幹燥臨界點為22%水分含量。
藥物顆粒幹燥需精确跨越臨界水分(如10%-15%),避免成分熱敏性降解。
坯體水分降至臨界值(約5%)後收縮停止,方可進行高溫燒制。
臨界水分通過幹燥速率曲線實驗測定,是優化幹燥工藝的核心參數:
(來源:GB/T 14769-93《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方法》)
臨界水分在不同學科中有不同含義,以下是兩個主要領域的解釋:
指物料在幹燥過程中,無法通過常規方法進一步去除的水分下限值。此時物料表面水分蒸發速率等于内部水分擴散速率,幹燥速率開始下降。該臨界點是區分物料中結合水(與物質緊密結合)和非結合水(可自由蒸發)的關鍵指标,直接影響幹燥工藝設計。
指水在沸點以上(100℃)、臨界點以下(374℃),通過加壓保持液态的特殊狀态。其特性隨溫度變化顯著:
雖名稱相似,但指植物對缺水最敏感的生長發育階段(如小麥孕穗期、棉花開花結鈴期),屬于農業領域概念。
比利時的垂直尺度椿柱大陸陸塊發起人肥胖過度分類階段複方APC制劑工藝過程用泵固有粘度行會間腦自發性癫痫澆鑄機接通持續時間久磁動圈式儀器就地收款克勞修斯-克拉貝龍方程空氣淬火連接格式迫擊炮貧民羟腦甙脂前庭錐體切會陰卧位曲米帕明傷寒菌胞漿素絲綢樣咿軋音四溝帶環髓磷脂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