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null hypothesis
zero; nought; fractional; nil; nothing; wither and fall
【計】 Z; zero
【醫】 zero
suppose; hypothesis; if; in case of; on the assumption that
【化】 hypothesis
【經】 hypothesis
在統計學中,零假設(Null Hypothesis) 是假設檢驗的核心概念,指研究者試圖通過樣本數據予以否定或拒絕的初始假設。其英文術語為Null Hypothesis,通常用符號 $H_0$ 表示。它預設觀測結果與理論預期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或效應,即任何差異可歸因于隨機誤差。
定義與目的
零假設是統計推斷的基準模型,主張變量間無關聯或處理無效果。例如,在藥物試驗中,$H_0$ 可能表述為“新藥與安慰劑的療效無差異”。其本質是提供可證僞的目标,通過反證法支持備擇假設($H_1$)。
與備擇假設的關系
零假設($H_0$)與備擇假設($H_1$)互斥且完備。若拒絕 $H_0$,則支持 $H_1$(如“新藥療效優于安慰劑”)。典型表述形式如下: |假設類型 |中文表述 |英文表述 |符號表示 | |--------------|--------------------|----------------------------------|-------------| | 零假設 | 兩組均值相等 | The means of two groups are equal | $H_0: mu_1 = mu_2$ | | 備擇假設 | 兩組均值不等 | The means are not equal| $H_1: mu_1 eq mu_2$ |
統計決策機制
假設檢驗通過計算p值(在 $H_0$ 成立時觀測到當前或更極端結果的概率)判斷是否拒絕 $H_0$。若 p值小于預設顯著性水平(如 $alpha = 0.05$),則拒絕 $H_0$。需注意:
零假設的提出可追溯至統計學家 Ronald Fisher 和 Jerzy Neyman 的假設檢驗理論。其定義與邏輯被廣泛引用于經典統計學著作,例如:
提出 p值作為衡量證據強度的指标。
建立假設檢驗的決策框架(拒絕域與兩類錯誤)。
在醫學研究中,零假設可能表述為:
$H0$: 新冠疫苗組與安慰劑組的感染率無差異($mu{text{疫苗}} = mu_{text{安慰劑}}$)
若雙盲試驗顯示 p值 $< 0.01$,則拒絕 $H_0$,支持疫苗有效性結論。
零假設是統計推斷的基石,代表“無效應”或“無差異”的默認立場。其嚴謹的數學定義與檢驗邏輯,為科學研究的客觀性提供了方法論保障。
零假設(Null Hypothesis),通常記作( H_0 ),是統計學中用于檢驗的默認假設,其核心思想是“假設不存在顯著差異或效應”。以下是詳細解釋:
場景:檢驗新教學方法是否提高學生成績。
若p值為0.03((alpha=0.05)),則拒絕( H_0 ),認為新方法有效。
零假設是統計推斷的起點,需結合備擇假設、檢驗方法和誤差風險綜合判斷。其核心在于通過數據挑戰既有假設,而非直接證明某種效應。
氨乙基亞磺酸表面膜勢殘餘調制程式可移植性抵償低溫碳化地主勢力分塊查找服務請求換位段混合配位體螯合物活埋浸沒式電子顯微鏡抗天花接種尿生成的挪用女夢魔全程運價認識過失熱縮作用日立模塊測試系統設立水楊基偶氮變色酸書面證件隧道二極管塔夫綸它們自己疼痛喊叫蹄微外圍設備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