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residual modulation
end; relict; remainder; remains; survivals; vestige
【醫】 R.; remnant; residue; residuum
confect; modulate
【計】 delta modulation; MOD; modulation
【醫】 modulation
殘餘調制(Residual Modulation)是電子工程與通信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在理想調制信號之外殘留的、非期望的幅度或相位波動。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殘餘調制指調制器輸出信號中存在的非理想調制分量,表現為載波信號的幅度或相位在傳輸過程中未完全抑制的寄生變化。
Residual Modulation:Unintended residual amplitude or phase variations in a signal after modulation/demodulation processes.
通常以dBc(分貝相對于載波) 表示殘餘調制的強度,計算公式:
$$ text{Residual Modulation (dBc)} = 10 log{10} left( frac{P{text{sideband}}}{P{text{carrier}}} right) $$
其中 (P{text{sideband}}) 為邊帶功率,(P_{text{carrier}}) 為載波功率。
在調頻(FM)廣播中,殘餘調制造成功率譜擴散,需控制在 -60 dBc 以下以滿足 FCC 标準。
相幹光通信中,激光器的殘餘相位調制會限制 QAM 調制階數,影響傳輸容量。
Pozar, D. M. (2011). Microwave Engineering (4th ed.). Wiley.
第 7 章詳細分析調制器非線性導緻的殘餘分量(ISBN: 978-0-470-63155-3)
IEEE Std 1139-2008 Definitions of Physical Quantities for Fundamental Frequency and Time Metrology
規範相位噪聲與殘餘調制的測量方法
注:本詞典釋義基于通信系統工程實踐,適用于射頻設計、信號處理等領域的技術文獻翻譯與學術研究。相關術語關聯:相位噪聲(Phase Noise)、調制誤差比(MER)、鄰道洩漏比(ACLR)。
“殘餘調制”是一個通信技術領域的專業術語,通常指信號傳輸過程中殘留的非預期調制分量。以下從定義、技術指标和應用場景三方面進行解釋:
核心概念
殘餘調制指在理想情況下應無調制的信號中,因設備或系統不完善而殘留的調制成分。例如,發射機在無輸入音頻信號時,解調器輸出端仍存在微弱調制信號()。
詞義組合
根據國際電信标準(ITU-TP5-3),殘餘調制電平需比最大允許頻偏60%時的信號電平低40dB。測試時需通過音頻振蕩器、耦合衰減器和頻偏儀等設備檢測()。
若某調頻廣播發射機存在殘餘調制,可能表現為背景噪音或幹擾,需通過調整電路參數将殘餘分量控制在-40dB以下以滿足标準。
氨基多波導拉線不要式成本會計學出港許可證氘核撞擊海岸合法財産橫軸水輪機褐枝猕猴桃假果堿性中和劑奸詐交流計算機結構完整樣本集積水性腮腺炎臨時扣押例外手續耐熱鋼鳥苷二磷酸脲甲醛颞平面普羅馬西丁強心針清液出口三縮丙三醇殺氣雙位式控制器脫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