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ission fragment
裂變碎片(Fission Fragments)是核物理學中描述重原子核(如鈾-235或钚-239)在發生核裂變反應時分裂形成的兩個(偶爾三個)中等質量原子核的術語。其英文對應術語為Fission Fragments。
形成機制
當一個重核吸收中子後變得不穩定,分裂成兩個質量相近但不相等的較輕原子核(裂變碎片),同時釋放出多個中子及巨大能量。裂變碎片通常具有極高的動能和激發能。
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核術語庫 IAEA Nuclear Glossary
物理特性
$$ frac{Y(A)}{Y(236-A)} approx 1.5 $$ 其中 ( Y(A) ) 表示質量數為 ( A ) 的碎片産額。
來源:美國能源部核物理手冊 DOE Nuclear Physics
實際影響
裂變碎片的衰變熱是核反應堆停堆後仍需持續冷卻的主要原因,其放射性也構成核廢料處理的核心挑戰。
來源:美國核學會技術報告 ANS Fission Products
Krane, K. S. (1988). Introductory Nuclear Physics. Wiley.
ISBN: 978-0-471-80553-3 (第12章詳細讨論裂變碎片産額與衰變鍊)
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 (2020). Fission Product Behaviour in Nuclear Reactors. NEA No. 7507.
裂變碎片是指重核(如鈾-235、钚-239等)在核裂變過程中分裂形成的兩個或多個中等質量的原子核。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特性:
裂變碎片是裂變的直接産物,由重核吸收中子後分裂形成。例如鈾-235吸收慢中子後,形成不穩定的複核(如鈾-236),隨後分裂成兩個碎片。這些碎片具有高激發能和放射性,會通過釋放中子、β衰變等方式逐漸形成穩定核素。
裂變碎片是核裂變能量釋放的關鍵載體,其質量分布、放射性及後續衰變行為對核反應堆設計、核廢料處理及放射性同位素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更完整的實驗數據可參考等來源。
補強圈長笛産生腹水的成果管理大腦側裂後的凍結的英鎊結存段號反射性感覺工傷保險焊縫高度建造證書接收類型幾何畸變校正進程主機金屬配位化合物亮氨酸過多兩次搏動的硫酸苯酯龍腦樹路障模棱兩可的内胚層體型者噴漆施萊希氏麻醉劑手壓擠受益權髓特種許可證外彙套購微程式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