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gitated
churn; stir; torment
【化】 agitate; agitating
【醫】 stir
end; finish; know clearly; oversee; settle; understand
"攪動了的"在漢英詞典語境中通常指物體經過外力作用後産生的持續運動狀态,對應英文翻譯為"stirred"或"agitated"。該表達包含三個核心語義層次:
動作本質
指通過器械或人力使液體、顆粒物等物質發生循環運動,如《現代漢語詞典》将"攪動"定義為"用棍子等來回撥動使混合"。英文中"stir"特指通過旋轉動作實現混合,《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将其解釋為"to move a liquid or substance around with a spoon, etc. in order to mix it"。
狀态延續性
"了"字表示動作完成後的持續狀态,"的"字結構強調受事對象屬性。例如"被攪動的水面"對應英文"the stirred water surface",這種結構常見于科技文獻中描述流體動力學現象。
引申語義擴展
在抽象語境中可指引發思想或情感波動,如《漢英大詞典》收錄的比喻用法"攪動民心"對應"agitate public sentiment"。此時與英文"agitated"形成語義對等,如劍橋詞典定義的"worried or angry"。
參考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Hornby A S.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8.
劉宓慶. 漢英對比研究與翻譯.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6: 112-115.
吳光華. 漢英大詞典(第3版).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
Cambridge Dictionary. "Agitated"詞條.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23.
“攪動了”是“攪動”的過去式,其含義需結合“攪動”的本義和引申義來理解。以下是具體解釋:
物理動作:指用工具(如棍棒、鐵鍬等)在液體或混合物中翻動、攪拌。例如:
抽象意義:表示打破平靜狀态或引發變化。例如:
情感或心理的觸動:常用于描述對情緒、記憶的激發。例如:
擾亂或幹擾:指外界因素對原有狀态的破壞。例如: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百度文庫、滬江詞典等多個權威來源(),若需完整例句或更多用法,可查閱相關網頁。
奧托君擺式圓鋸飽和限度編譯程式移植閉環輸入阻抗不即不離不諧和磁性鐵的大動蕩盜印澱粉酶解電腦化光電導海圖上未載明的島嶼間接呼吸臘蒙·伊·卡哈耳氏染劑逆壓法歐拉循環噴他喹平衡常數瓶式存水彎任務間通信熱時間常數商品成本食用雙縮脲反應所有權标記特-拉二氏體甜美飲料笤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