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縮脲反應(Biuret Reaction)是一種基于肽鍵結構的生物化學檢測方法,其原理為在堿性溶液中,含有兩個或以上肽鍵的化合物與銅離子(Cu²⁺)結合形成紫色絡合物。該反應被廣泛應用于蛋白質定量分析,檢測範圍覆蓋氨基酸鍊長度≥3的多肽。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英文對應術語為"Biuret Reaction",源自有機化合物雙縮脲(H₂NCONHCONH₂)與堿性銅試劑的顯色特性。根據《生物化學術語标準》(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2019),該反應遵循以下化學方程式: $$ text{肽鍵} + text{Cu}^{2+} + text{OH}^- rightarrow text{紫色絡合物} $$
該檢測法的靈敏度與肽鍵數量呈正相關,最佳吸收波長為540-560nm。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數據庫顯示,其檢測下限為0.5-5mg/mL蛋白質濃度,誤差率<5%。臨床應用需注意:① 含巯基化合物可能幹擾顯色 ② 铵鹽濃度需控制在0.1M以下 ③ 反應時間應嚴格限定在15-30分鐘區間。
牛津大學生物化學系實驗手冊(2023版)特别指出,改良雙縮脲法已拓展至脂蛋白檢測領域,通過添加表面活性劑可消除脂類幹擾。中國藥典(2025版)收錄該方法作為注射用蛋白質制劑的質量控制标準之一。
雙縮脲反應是一種用于檢測蛋白質和肽鍵的化學顔色反應,其核心是分子中含特定結構的化合物在堿性條件下與銅離子形成有色絡合物。以下為詳細解析:
雙縮脲反應是肽和蛋白質特有的顔色反應,氨基酸無法産生。其名稱來源于雙縮脲(兩分子尿素縮合脫氨的産物),該物質在堿性環境中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紫紅色或藍紫色絡合物。
該反應是生物化學中重要的蛋白質檢測方法,基于肽鍵與銅離子的絡合顯色原理,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實驗需求權衡靈敏度與便捷性。更多反應式及幹擾因素可參考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