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ndirect address
【計】 indirectly
location; site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間接地址"(Indirect Address)是一個重要的底層概念,指不直接指向目标數據的内存位置,而是指向另一個包含目标數據實際地址的存儲單元。以下是詳細解釋:
間接尋址機制
當指令或操作需要訪問數據時,若使用的地址是另一個存儲單元的地址(而非數據本身的物理地址),則稱為間接地址。例如:
LOAD R1, 0x1000
表示從内存地址 0x1000
直接加載數據。LOAD R1, (0x2000)
表示先讀取 0x2000
處存儲的值(假設為 0x3000
),再從 0x3000
加載實際數據。漢英對照解析
指針與引用
在編程語言中,指針變量存儲的是間接地址。例如C語言中:
int var = 10; // 直接存儲數據
int *ptr = &var;// ptr存儲var的地址(間接地址)
此時 ptr
的值是一個間接地址,通過解引用(*ptr
)才能訪問實際數據。
動态内存管理
堆内存分配(如 malloc
)返回的指針本質是間接地址,操作系統通過該地址映射到物理内存位置。
硬件級尋址模式
處理器指令集支持間接尋址模式(如x86的MOV EAX, [EBX]
),通過寄存器保存間接地址提升效率。
根據《計算機組成與設計》(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的定義:
"間接尋址(Indirect Addressing)中,指令的地址字段給出的是操作數地址的地址,而非操作數本身。"
來源:專業計算機體系結構教材(如Patterson &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術語對照依據: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線上詞典網頁,此處引用經典教材及行業标準術語庫作為權威來源。建議補充具體詞典名稱或線上資源鍊接以完善參考。)
間接地址(Indirect Addressing)是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編程中的一種尋址方式,其核心特點是通過中間地址獲取最終操作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間接地址需要兩次内存訪問:
數學表示: $$ text{操作數} = text{Memory}[text{Memory}[A]] $$
MOV R1, [0x1000]; 間接尋址:讀取0x1000地址處的值作為真實地址,再讀取該真實地址的值到R1
int x = 10;
int *ptr = &x;// ptr存儲x的地址(間接地址)
printf("%d", *ptr); // 通過ptr間接訪問x的值
間接地址通過“地址的地址”實現數據訪問,是計算機靈活管理内存和動态操作的核心機制之一,但其性能與複雜性需在實際應用中權衡。
百浪斯迪保持的保留呼叫保險庫變晶形性補償費成交通知書多路傳輸非法函數賦值枸橼酸铋铵顧客調查過敏性龈炎喉炎幻方膠束分散體筋膜固定術極圈地區用油急售商品計算機指令系統開往錨臂明珠肉阜身心的手工品酸性分解胎垢外來雜音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