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偶氮萘胺英文解釋翻譯、苯偶氮萘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enzene-azo-naphthylamine
分詞翻譯:
苯的英語翻譯:
benzene
【化】 benzene; benzol; benzole
【醫】 benz-; benzene; benzol; phen-; phene
【經】 benzene
偶氮的英語翻譯:
【化】 azo
萘胺的英語翻譯:
【化】 naphthylamine
【醫】 betanaphthyl amine; naphthylamine
專業解析
苯偶氮萘胺(Benzeneazobenzamine)是一種特定的有機偶氮化合物,其名稱反映了其核心化學結構特征。以下是基于化學命名規則和結構的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苯偶氮萘胺指一類分子結構中含有苯基(Benzene)、偶氮基(-N=N-,Azo)和萘胺基(Naphthylamine)的化合物。其通用結構可表示為C₆H₅-N=N-C₁₀H₆-NH₂,其中萘胺基的具體連接位置(如1-萘胺或2-萘胺)需根據具體化合物确定。
-
結構解析
- 苯基 (Benzene): 指一個六元碳環(苯環,C₆H₅-),作為分子的一端。
- 偶氮基 (Azo): 指連接兩個芳香環(此處為苯環和萘環)的-N=N- 官能團。這是偶氮染料的特征結構,賦予化合物顔色和光響應性。
- 萘胺 (Naphthylamine): 指由兩個稠合苯環組成的萘環(C₁₀H₇-)上連接有一個氨基(-NH₂)。根據氨基在萘環上的位置(α位或β位),可分為1-萘胺(α-萘胺)或2-萘胺(β-萘胺)。
-
化學性質與應用
作為偶氮化合物,苯偶氮萘胺通常具有鮮豔的顔色,曆史上可能被研究或用作染料或顔料的前體或中間體。其結構中的偶氮鍵可能參與光異構化反應(順反異構)。萘胺部分使其具有一定的堿性。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萘胺類化合物(如2-萘胺)被确認具有緻癌性,因此這類化合物的合成、使用及處置需嚴格遵守安全規範。
權威性參考來源:
- 化合物結構與命名規則參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有機化合物命名法》(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具體原則可查閱IUPAC官網或權威化學數據庫如CAS(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 偶氮化合物性質與應用參考經典有機化學或染料化學專著,如Kirk-Othmer《化學技術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或《烏爾曼工業化學百科全書》(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中的相關章節。
- 萘胺的安全信息參考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評估報告(如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或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化學物質安全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
“苯偶氮萘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其化學名稱和相關信息如下:
1.化學名稱與結構
- 系統命名:4-苯偶氮-1-萘胺(英文:4-Phenylazo-1-naphthylamine),CAS號為131-22-6。
- 結構組成:由苯環通過偶氮基(-N=N-)與萘環相連,萘環的1號位帶有氨基(-NH₂)。其分子式為$text{C}{16}text{H}{13}text{N}_3$。
2.别名與用途
- 常見别名:萘紅、萘基紅、α-萘紅等。
- 應用領域:
- 染料:作為紅色染料,用于紡織品或實驗室染色。
- 化學中間體:用于合成其他複雜有機物,如醫藥或材料中間體。
3.理化性質
- 物理形态:通常為深紅色固體(鹽酸鹽形态為深紅色結晶,CAS號83833-14-1)。
- 沸點與分子量:标準形态的沸點約為451.4℃,分子量為413.636(鹽酸鹽形态)。
4.注意事項
- 安全标識:部分形态可能具有刺激性(GHS07标識),需避免直接接觸。
如需更詳細的合成方法或毒性數據,可參考化學數據庫或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吖啶酸安全防護裝置标準要求代碼鼻炎杆菌充油丁苯橡膠從屬方式作業福馬爾黑灰旋轉爐合砂機河山價格戰淨煤救世捐助決水據我所知和所信的可直認的勞動力市場類似的臨症根馬歇爾計劃墨角藻酰胺皮層效應品種閃光儀生物物化理化石蕊紅素投機事業橢圓球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