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斜角肌(scalenus posterior)是頸部深層肌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斜角肌群的三組肌肉之一。根據《格氏解剖學》臨床版描述,該肌肉起自第5-7頸椎橫突後結節,向下外側延伸,止于第2肋骨外側表面。其解剖學特征表現為細長的帶狀肌束,與中斜角肌共同構成斜角肌間隙,該間隙内有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通過。
在生理功能方面,後斜角肌主要參與呼吸輔助和頸部穩定:1)深呼吸時協同提升第2肋骨以擴大胸腔容積;2)單側收縮使頸部側屈并輕度旋轉,雙側收縮協助頸椎前屈。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解剖學數據庫指出,該肌肉受頸神經前支(C6-C8)支配,其功能異常可能引發胸廓出口綜合征。
臨床關聯性研究顯示,約23%的慢性頸肩痛病例與後斜角肌張力異常相關。Mayo Clinic臨床指南特别強調,針對該肌肉的觸診需注意其與臂叢神經的毗鄰關系,避免過度按壓造成神經刺激。最新三維重建研究證實,後斜角肌的纖維走向存在個體差異,這可能解釋不同患者對同種治療方案的差異化反應。
後斜角肌是頸部深層肌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解剖結構和功能如下:
起點與止點
後斜角肌起自第5-7頸椎橫突的後結節(),肌纖維斜向外下方延伸,止于第2肋骨外側面的中部()。部分資料提到其起點可能涉及第4-6頸椎,但高權威性來源以C5-C7為主。
鄰近關系
與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共同構成頸深肌外側群,位于胸鎖乳突肌深層()。
後斜角肌由肌腹和肌腱構成:
頸部運動
呼吸輔助
固定頸部時,雙側收縮可上提第2肋骨,擴大胸腔以輔助吸氣()。
後斜角肌是頸部穩定和呼吸功能的關鍵肌肉,其解剖位置及協同作用對臨床診斷頸部疼痛、呼吸障礙具有重要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松解手法或康複訓練,可參考權威醫學資料()。
胺苯吡咯暗野照明背後攻擊蠶黃疸黴素擔保證券的總額浮錨高密度裝配工會主義者共享存儲管理程式顧客特殊定貨含義貨物訂艙表檢查權金翅雀胫舟韌帶計算折舊戀床癖顱容量蔓延性齲模式重定格式尿道成形術牛螯蠅屬配體交換葡胺四環素全名酸橙黃酮損失補償保險特許過程維持物價協定微孔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