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紅外線的英文解釋翻譯、紅外線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nfrared

相關詞條:

1.ultrared  2.infra-red  

分詞翻譯:

紅的英語翻譯:

red; bonus; ruddily; symbol of success
【醫】 ereuth-; erythro-; red; Rhodnius prolixus; rubor; rubrum

外線的英語翻譯:

exterior line; outside connections
【計】 connecting line

專業解析

紅外線(Infrared Radiation)指波長介于可見光與微波之間的電磁輻射,其波長範圍通常為0.75微米至1000微米(即750納米至1毫米),屬于不可見光。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與科學定義一緻,強調其物理特性與應用價值。

一、術語定義與物理特性

  1. 中文定義

    紅外線是波長長于紅光但短于微波的電磁波,因位于可見光譜紅色光外側而得名。其能量低于可見光,可被物體吸收并轉化為熱能。

  2. 英文對應詞

    Infrared(縮寫:IR),由拉丁詞根“infra”(意為“低于”)與“red”構成,直指其在光譜中的位置低于紅光波長。

二、科學分類與應用領域

  1. 波段細分

    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0473:2007):

    • 近紅外(NIR):0.78–3 μm
    • 中紅外(MIR):3–50 μm
    • 遠紅外(FIR):50–1000 μm
  2. 核心應用場景

    • 熱成像技術:利用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線生成溫度分布圖像(如醫學診斷、建築檢測);
    • 通信系統:紅外數據傳輸(如遙控器、短距離無線通信);
    • 光譜分析:物質成分鑒定(天文觀測、化學分析)。

三、權威來源參考

  1. 國家标準定義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将紅外線定義為:“波長約在0.75微米至1毫米之間的電磁波”。

  2. 物理學經典解釋

    《牛津物理學詞典》明确其特性:“紅外輻射可通過分子振動探測,是熱傳遞的主要形式”。


資料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紅外線是電磁波譜中一種不可見的輻射,其核心定義和特性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紅外線(Infrared, IR)是波長介于可見光紅光與微波之間的電磁波,具體範圍為0.76微米至1000微米(或1毫米),對應頻率為0.3THz~400THz。其名稱源于在光譜中位于紅光外側,且肉眼不可見。

二、物理特性

  1. 産生條件:任何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物體均可發射紅外線,屬于熱輻射(黑體輻射)。
  2. 能量特性:具有顯著熱效應,可通過共振現象将光能轉化為熱能,例如太陽熱量主要通過紅外線傳遞至地球。
  3. 分類:按波長分為近紅外(0.76-3微米)、中紅外(3-30微米)、遠紅外(30-1000微米)。

三、發現曆史

1800年,英國科學家赫歇爾通過三棱鏡分光實驗發現:紅光外側的溫度計升溫最快,由此确認存在“不可見的熱線”,即紅外線。

四、主要應用

補充說明

紅外線穿透雲霧能力較強,但易被水分子吸收,因此潮濕環境可能影響其傳播效果。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被傳喚的裁員茶葉罐吹氣性雜音單房的大蒜芥屬地産的指定繼承權幹落葉松蕈公用撥號局關節神經國家進出口公司汗疹的蚝卵接風結平帳戶可氨化的可以不征稅的資産流動儲備金沒收擔保品價值模态分析程式内羅畢眼氣瓶所儲氣體氣味取高利的閏溝審查程式輸入舊口令四氫-β-萘酚外彈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