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的英文解释翻译、红外线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infrared
相关词条:
1.ultrared 2.infra-red
分词翻译:
红的英语翻译:
red; bonus; ruddily; symbol of success
【医】 ereuth-; erythro-; red; Rhodnius prolixus; rubor; rubrum
外线的英语翻译:
exterior line; outside connections
【计】 connecting line
专业解析
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指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通常为0.75微米至1000微米(即750纳米至1毫米),属于不可见光。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与科学定义一致,强调其物理特性与应用价值。
一、术语定义与物理特性
-
中文定义
红外线是波长长于红光但短于微波的电磁波,因位于可见光谱红色光外侧而得名。其能量低于可见光,可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
英文对应词
Infrared(缩写:IR),由拉丁词根“infra”(意为“低于”)与“red”构成,直指其在光谱中的位置低于红光波长。
二、科学分类与应用领域
-
波段细分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0473:2007):
- 近红外(NIR):0.78–3 μm
- 中红外(MIR):3–50 μm
- 远红外(FIR):50–1000 μm
-
核心应用场景
- 热成像技术:利用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生成温度分布图像(如医学诊断、建筑检测);
- 通信系统:红外数据传输(如遥控器、短距离无线通信);
- 光谱分析:物质成分鉴定(天文观测、化学分析)。
三、权威来源参考
- 国家标准定义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红外线定义为:“波长约在0.75微米至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
- 物理学经典解释
《牛津物理学词典》明确其特性:“红外辐射可通过分子振动探测,是热传递的主要形式”。
资料来源说明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第三版)
- ISO 20473:2007《光学与光子学-光谱波段》
- 《牛津英汉双解物理学词典》
- IEEE《红外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网络扩展解释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一种不可见的辐射,其核心定义和特性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红外线(Infrared, IR)是波长介于可见光红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具体范围为0.76微米至1000微米(或1毫米),对应频率为0.3THz~400THz。其名称源于在光谱中位于红光外侧,且肉眼不可见。
二、物理特性
- 产生条件: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均可发射红外线,属于热辐射(黑体辐射)。
- 能量特性:具有显著热效应,可通过共振现象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例如太阳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递至地球。
- 分类:按波长分为近红外(0.76-3微米)、中红外(3-30微米)、远红外(30-1000微米)。
三、发现历史
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通过三棱镜分光实验发现:红光外侧的温度计升温最快,由此确认存在“不可见的热线”,即红外线。
四、主要应用
- 日常生活:遥控器信号传输(近红外)、食品加热(远红外)。
- 工业与科技:热成像检测设备故障、红外传感器监测环境。
- 军事安防:夜视仪、目标追踪。
- 医疗领域:理疗设备利用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
补充说明
红外线穿透云雾能力较强,但易被水分子吸收,因此潮湿环境可能影响其传播效果。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鞍骑性栓子胞质膜不变热力学体系穿孔停止锤骨后襞电子束功率管底流多任务过程反叛负电焊缝表面红紫酸间聚物经济封锁抗ж控制台显示器联合胶体摩尔质量排除极限哌啶子基偏鳞酸盐破损险取代酸溶白喉菌素收费率髓孔特伦德伦伯格氏手术天文台同时控制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