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國民經濟基礎英文解釋翻譯、國民經濟基礎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分詞翻譯:

國民的英語翻譯:

【法】 citizen; commonwealth; national; nationality

經濟基礎的英語翻譯:

【經】 economic base

專業解析

國民經濟基礎(National Economic Foundation)是指支撐國家整體經濟運行和發展的核心産業與生産要素系統。根據《漢英詞典》(第三版)定義,該術語對應英文為"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特指農業、能源、交通等維系社會基本運轉的關鍵領域。

構成要素包含三個維度:

  1. 物質生産基礎:農業作為傳統認知中的"第一基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23年報告,承擔着糧食安全與原材料供給雙重職能
  2. 基礎設施網絡:包括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港口)、電力通訊等現代經濟命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其投資占比GDP常年保持在5%以上
  3. 人力與技術儲備:教育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白皮書強調,職業教育體系和高素質勞動者構成新型基礎要素

該概念在政策層面體現為"雙循環"戰略中的供應鍊自主可控原則(十四五規劃綱要。國際貨币基金組織2024年研究報告指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投資已成為衡量國家經濟韌性的新基準指标。

網絡擴展解釋

國民經濟基礎是支撐整個國家生産、流通、分配和消費體系的核心部門,其内涵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核心構成

  1. 農業的基礎性地位
    傳統理論中,農業被普遍認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具體表現為:

    • 提供基本生存資料:作為14億人口的衣食之源,糧食安全直接關系國計民生;
    • 支撐工業發展:為輕工業提供60%以上的原材料(如紡織業依賴棉花);
    • 經濟循環保障:農村市場占國内消費市場約40%,是工業品消化的重要渠道。
  2. 工業的支柱性作用
    現代經濟體系中,工業(尤其制造業)被視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體現為:

    • 重工業提供鋼鐵、機械等基礎生産資料;
    • 輕工業滿足居民日常消費品需求;
    • 2024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3.2%(數據來源:)。

二、功能特征

三、動态演變

隨着産業升級,基礎概念呈現擴展趨勢:

注:關于農業與工業的定位差異,源于觀察視角不同——農業側重生存基礎,工業側重發展驅動。建議通過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獲取官方産業劃分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險統計師編造吡唑啉基波形式測量點粗面濾紙大型石油公司電制成多普勒效應二縮三脲合理的意見加班加點工作膠木階式盤分餾塔經濟成長率極限狀态寄信聚精會神的聚酯膠粘劑抗刮性路徑選擇法配位酮Ⅲ取消種放隔離入手射頻濾波器舌咽神經核適度地時域反射計塑泥秃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