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雙基二極管英文解釋翻譯、矽雙基二極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silicon double-base diode
分詞翻譯:
矽的英語翻譯:
silicon
【醫】 Si; silicium; silicon
雙基二極管的英語翻譯:
【電】 double-base diode
專業解析
矽雙基二極管(Silicon Bidirectional Diode),在電子工程領域更常被稱為雙向觸發二極管(DIAC,全稱 D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是一種兩端對稱的半導體開關器件。它由矽材料制成,核心結構通常為PNPN五層(或等效結構),具有雙向導通特性。
一、術語定義與結構
- 中文術語: 矽雙基二極管(強調材料為矽,具有雙向基極結構特性)
- 英文術語: DIAC (D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或 Bidirectional Trigger Diode
- 核心結構: 通常由三層半導體材料(NPN或PNP)構成,形成兩個背靠背連接的PN結,等效于一個五層(PNPNP)結構。這種結構使其在正負兩個方向上的電氣特性完全對稱。
二、工作原理
DIAC的關鍵特性是其雙向負阻特性:
- 截止狀态: 當施加在器件兩端的電壓(無論正負)低于其特定的轉折電壓(Breakover Voltage, VBO)時,DIAC呈現高阻抗狀态,僅有極小的漏電流通過。
- 觸發導通: 當電壓(正或負)達到或超過轉折電壓 VBO 時,DIAC内部的PN結發生雪崩擊穿,器件瞬間從高阻态切換到低阻态(負阻效應),電流急劇增加,電壓則迅速下降至一個較低的導通壓降(通常在1-2V左右)。
- 維持導通: 一旦觸發導通,隻要流經DIAC的電流大于其維持電流(Holding Current, IH),器件将保持導通狀态。
- 關斷: 當電流減小到低于維持電流 IH 時(通常在交流電過零點附近自然發生),DIAC會恢複到高阻截止狀态,直到下一次電壓達到轉折電壓 VBO 再次觸發。
三、主要特性參數
- 轉折電壓 (VBO): DIAC觸發導通的臨界電壓值,典型值範圍在20V至40V之間,具有正負對稱性。
- 維持電流 (IH): 維持DIAC導通所需的最小電流,典型值在幾毫安至幾十毫安。
- 對稱性: 理想DIAC在正負兩個方向上的VBO和IH值應非常接近。
四、典型應用
DIAC最主要的應用是作為觸發元件,特别是在交流相位控制電路中控制雙向晶閘管(TRIAC):
- TRIAC觸發: DIAC與電阻、電容(RC網絡)串聯構成觸發電路。當RC網絡上的充電電壓達到DIAC的轉折電壓時,DIAC導通并産生一個脈沖電流,該電流注入TRIAC的門極,觸發TRIAC導通。通過調節RC網絡的時間常數,可以控制TRIAC在每個交流半周内的導通角,從而實現調光、調速、調溫等功能。
- 過壓保護: 利用其雪崩擊穿特性,DIAC有時也用于簡單的過壓保護電路。
五、封裝形式
DIAC通常采用小型的軸向引線封裝(如DO-35)或表面貼裝封裝(如SOT-23)。
網絡擴展解釋
矽雙基二極管,又稱單結晶體管(Unijunction Transistor, UJT),是一種具有負阻特性的三端半導體器件,主要用于脈沖和振蕩電路中。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結構組成
- 材料基礎:由高電阻率的N型矽片構成,其中一側的兩端引出兩個基極(B1和B2),另一側靠近B2處制作一個P型矽區域作為發射極(E)。
- 電阻特性:兩個基極之間的總電阻為$R{BB}=R{B1}+R{B2}$,通常為2~15kΩ,其中$R{B1}$和$R_{B2}$分别表示B1、B2到PN結的電阻。
2.工作原理
- 導通條件:當發射極電壓$U_E$達到峰點電壓$UP=U{BB}+U_D$時($U_D$為PN結正向壓降,約0.7V),PN結導通,發射極電流$I_E$驟增,進入負阻區。
- 負阻效應:導通後,P區向N區注入空穴,導緻$R_{B1}$急劇減小,$U_E$隨之下降,形成動态負阻特性。
3.典型應用
- 脈沖生成:利用其負阻特性,可構成弛張振蕩器,輸出周期性脈沖信號。
- 觸發控制:常用于可控矽(SCR)的觸發電路,或定時器中。
參考資料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雙基極二極管的結構和導通機制。如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電子技術教材或半導體器件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酸氧化本地證人編碼擴充字符鼻堤并聯轉動不得分批裝船償還資本債務準備金車諾比德耳貝氏糊電鍵脈沖法律文件非買賣的資産工業用微計算機滾筒幹燥韓國間歇溶解禁忌證機械結構克蘭西法眶炎氯黴素硼酒石酸鹽世俗地雙脫氫馬連酸舒張初期數字化的糖胺聚糖特别受益費頭孢菌素投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