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双基二极管英文解释翻译、硅双基二极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silicon double-base diode
分词翻译:
硅的英语翻译:
silicon
【医】 Si; silicium; silicon
双基二极管的英语翻译:
【电】 double-base diode
专业解析
硅双基二极管(Silicon Bidirectional Diode),在电子工程领域更常被称为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全称 D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是一种两端对称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它由硅材料制成,核心结构通常为PNPN五层(或等效结构),具有双向导通特性。
一、术语定义与结构
- 中文术语: 硅双基二极管(强调材料为硅,具有双向基极结构特性)
- 英文术语: DIAC (D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 或 Bidirectional Trigger Diode
- 核心结构: 通常由三层半导体材料(NPN或PNP)构成,形成两个背靠背连接的PN结,等效于一个五层(PNPNP)结构。这种结构使其在正负两个方向上的电气特性完全对称。
二、工作原理
DIAC的关键特性是其双向负阻特性:
- 截止状态: 当施加在器件两端的电压(无论正负)低于其特定的转折电压(Breakover Voltage, VBO)时,DIAC呈现高阻抗状态,仅有极小的漏电流通过。
- 触发导通: 当电压(正或负)达到或超过转折电压 VBO 时,DIAC内部的PN结发生雪崩击穿,器件瞬间从高阻态切换到低阻态(负阻效应),电流急剧增加,电压则迅速下降至一个较低的导通压降(通常在1-2V左右)。
- 维持导通: 一旦触发导通,只要流经DIAC的电流大于其维持电流(Holding Current, IH),器件将保持导通状态。
- 关断: 当电流减小到低于维持电流 IH 时(通常在交流电过零点附近自然发生),DIAC会恢复到高阻截止状态,直到下一次电压达到转折电压 VBO 再次触发。
三、主要特性参数
- 转折电压 (VBO): DIAC触发导通的临界电压值,典型值范围在20V至40V之间,具有正负对称性。
- 维持电流 (IH): 维持DIAC导通所需的最小电流,典型值在几毫安至几十毫安。
- 对称性: 理想DIAC在正负两个方向上的VBO和IH值应非常接近。
四、典型应用
DIAC最主要的应用是作为触发元件,特别是在交流相位控制电路中控制双向晶闸管(TRIAC):
- TRIAC触发: DIAC与电阻、电容(RC网络)串联构成触发电路。当RC网络上的充电电压达到DIAC的转折电压时,DIAC导通并产生一个脉冲电流,该电流注入TRIAC的门极,触发TRIAC导通。通过调节RC网络的时间常数,可以控制TRIAC在每个交流半周内的导通角,从而实现调光、调速、调温等功能。
- 过压保护: 利用其雪崩击穿特性,DIAC有时也用于简单的过压保护电路。
五、封装形式
DIAC通常采用小型的轴向引线封装(如DO-35)或表面贴装封装(如SOT-23)。
网络扩展解释
硅双基二极管,又称单结晶体管(Unijunction Transistor, UJT),是一种具有负阻特性的三端半导体器件,主要用于脉冲和振荡电路中。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结构组成
- 材料基础:由高电阻率的N型硅片构成,其中一侧的两端引出两个基极(B1和B2),另一侧靠近B2处制作一个P型硅区域作为发射极(E)。
- 电阻特性:两个基极之间的总电阻为$R{BB}=R{B1}+R{B2}$,通常为2~15kΩ,其中$R{B1}$和$R_{B2}$分别表示B1、B2到PN结的电阻。
2.工作原理
- 导通条件:当发射极电压$U_E$达到峰点电压$UP=U{BB}+U_D$时($U_D$为PN结正向压降,约0.7V),PN结导通,发射极电流$I_E$骤增,进入负阻区。
- 负阻效应:导通后,P区向N区注入空穴,导致$R_{B1}$急剧减小,$U_E$随之下降,形成动态负阻特性。
3.典型应用
- 脉冲生成:利用其负阻特性,可构成弛张振荡器,输出周期性脉冲信号。
- 触发控制:常用于可控硅(SCR)的触发电路,或定时器中。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双基极二极管的结构和导通机制。如需进一步研究,可查阅电子技术教材或半导体器件手册。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按“或”检索吃水线初晶沃斯田铁磁道记录单步微指令大型石油公司对话系统浮动间隙铬铁合金故障查找程序汇编语言指令绝对有资格巨型细菌孔恩氏定律空引用控制状态矿山机械油零漂移螺菌素马兜铃碱梅尼埃尔氏综合征密块状乳白色双球菌模范目标圈牧草地脑白质切断术燃烧器口山靛宁输尿管化脓松香施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