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Hánguó)是漢字文化圈中對朝鮮半島南部主權國家的通用中文稱謂,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譯名"South Korea",全稱為"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作為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國家,其法定首都為世宗特别自治市,行政中心實際位于首爾特别市。
從語言學角度分析,"韓"字源于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部落聯盟,這一曆史淵源在《現代漢英大詞典》中有明确詞源标注。現代韓國的法定語言為韓語(한국어),文字系統采用1446年頒布的訓民正音(現稱韓字)。
根據中國外交部官網公布的國别資料,韓國現行憲法規定實行總統制共和政體,國土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200萬(2023年統計數據)。作為OECD成員國和G20集團成員,其經濟總量位居全球第十位,以三星、現代等跨國企業聞名。
文化領域方面,韓國于202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韓國新儒學書院",體現了該國對儒家傳統的繼承與發展。流行文化方面,K-pop音樂和影視作品通過《韓流白皮書》記載的産業數據,顯示其文化輸出已達全球129個國家和地區。
“韓國”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韓國(拼音:hán guó)是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家,與中國隔黃海相望。
“韓國”的英文“Korea”源于高麗王朝(Goryeo)的音譯,中文拼音轉寫為“hán guó”。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曆史文獻,若需進一步了解文化或當代發展,可查閱更多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