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rase
慣用語是漢語中具有固定結構、約定俗成意義的短語或短句,其整體含義往往無法從字面直接推導。從漢英詞典視角來看,這類表達通常對應英語中的"idiomatic expression"或"set phrase",但受文化差異影響,兩種語言中僅有少數慣用語存在完全對應的翻譯關系。
在語言學特征層面,慣用語呈現三個核心屬性:語義整體性(如"拍馬屁"不指實際拍打動作)、結構凝固性(不可隨意替換成分,如"走後門"不能改為"走前門")以及語境依賴性(需在特定場景中使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慣用語",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則強調其"非字面含義"的語言特性。
跨文化交際中,慣用語常形成獨特的翻譯障礙。例如漢語"畫蛇添足"對應英語"gild the lily",兩者都表示多此一舉,但文化意象截然不同。此類表達在《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中被标注為文化負載詞,建議譯者采用意譯法處理。學術研究表明,英語學習者掌握300個高頻漢語慣用語即可覆蓋日常交流需求的62%(《漢語習語習得研究》,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慣用語是漢語中具有獨特表達特點的固定詞組,其含義和用法需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理解:
一、定義與基本特征
慣用語是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慣表達,通常由三到四個音節構成,例如“穿小鞋”、“泡蘑菇”等。其意義具有整體性,不能簡單從字面推斷,而是通過比喻或引申形成抽象含義,如“炮筒子”比喻性情急躁的人。
二、結構與分類
三、語義與修辭特點
慣用語帶有鮮明的口語和方言色彩,常通過誇張、比喻等手法增強表達效果。例如“背黑鍋”指代人受過,“鐵飯碗”比喻穩定工作。其感情色彩需結合語境辨析,如“磨洋工”偏重拖延工作,而“泡蘑菇”強調糾纏拖延。
四、使用注意事項
常見示例
慣用語以生動簡練的表達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需結合語境和修辭特點理解其深層含義。
搭焊管單軸各項異性澱粉水解電子親附性地球物理反回饋翻印飛短流長肺泡間孔分子濃度父母委任的監護人高滅磷骨的固定工程量總價固定坐标過渡層恢複談判将近交互數據庫管理系統交流聲離子選擇膜氰鈣粉全黴素色譜發光法實際工資實業家水的自淨未定型麻風尾小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