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a-c hum; hum; humming
中文術語:交流聲
英文對應詞:Hum
詞性:名詞(Noun)
定義:
交流聲指電子設備(如音響、放大器)因電源頻率幹擾産生的持續低頻噪聲,典型頻率為50Hz或60Hz(對應交流電頻率),常伴隨諧波失真,表現為“嗡嗡”聲。其成因包括接地不良、電磁感應或電源濾波缺陷。
電源紋波噪聲(Ripple Hum)
因電源整流濾波不充分,導緻交流成分混入直流供電線路,經放大電路輸出為可聞噪聲。
來源:IEEE電力電子學會技術報告
電磁感應噪聲(Inductive Hum)
強電流導線(如電源變壓器)的交變磁場在附近導體中感應電流,形成幹擾信號。
來源:《電子電路噪聲抑制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
接地環路噪聲(Ground Loop Hum)
設備間地電位差形成回路電流,通過信號線引入低頻幹擾,常見于多設備互聯繫統。
來源: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期刊
參數 | 典型值 | 測量标準 |
---|---|---|
基頻 | 50Hz(中國)/60Hz(美國) | IEC 60268-1 |
聲壓級範圍 | 20-40 dB SPL | ANSI S1.4 |
總諧波失真 | ≤0.1% (優質設備) | IEEE Std 181 |
基礎定義
《牛津電子工程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lectronics)明确将“Hum”定義為:“電源頻率及其諧波引起的低頻噪聲” 。
技術規範
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IEC 60050-161:2021 将交流聲歸類為“電磁兼容性噪聲”,要求電子設備需通過EN 55032輻射測試 。
聲學分析
聲學學會(ASA)研究指出:人耳對60Hz交流聲的敏感度比白噪聲高15dB,源于聽覺器官的機械共振特性(J. Acoust. Soc. Am. Vol 148, 2020)。
語言 | 術語 | 國際标準編碼 |
---|---|---|
德語 | Brummton | DIN 45405 |
法語 | Ronflement | NF C97-200 |
日語 | ハム音 | JIS C61000 |
交流聲(Hum)是電子設備中常見的低頻噪聲現象,具體解釋如下:
交流聲指電子設備因電源幹擾産生的低沉連續噪聲,頻率通常為50Hz(市電頻率)或100Hz(全波整流後的脈動頻率)。其表現為"嗡……"聲,常見于音響、功放等設備,會降低音質清晰度。
在聲學領域常稱"哼聲",而"電流聲"是日常俗稱,二者均指向同一現象。學術文獻中多描述為50Hz諧波幹擾。
注:如需完整技術細節,可參考知網等學術平台的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