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aseline budget
base line
【計】 baseline
【化】 baseline
budget
【計】 budgeting
【經】 budget
基線預算法(Baseline Budgeting)是公共財政管理中的基礎性概念,指以現有政策框架和支出水平為基準編制的預算模型。其核心功能是為政策調整或新項目立項提供財務影響的參照标準。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定義,基線預算需包含三要素:1)當前法律授權的強制性支出;2)根據通脹率調整的自主性支出;3)稅收政策的延續性預測[參考: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2025 Budget and Economic Outlook]。
在技術層面,基線預算采用“當前服務基線”(Current Services Baseline)計算方式: $$ text{基線支出} = text{上年實際支出} times (1 + text{通脹調整系數}) + text{法定增長項} $$ 該公式通過量化政策慣性對財政的影響,幫助決策者區分存量支出與增量支出差異[參考:公共財政管理手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23版]。
實踐應用中,美國《1990年預算執行法案》要求所有聯邦預算提案必須标注相對于基線的增減幅度,這種制度設計有效控制了預算編制的隨意性[參考:GovInfo.gov, Title 2 U.S. Code Chapter 17A]。英國財政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基線預算體系使政府支出波動率降低了28%,增強了中長期財政規劃的可預測性[參考: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Fiscal Framework Analysis Report 2024]。
基線預算是預算管理中的核心概念,指以基準線為參照标準,用于衡量實際支出與計劃差異的預算控制工具。以下是其關鍵要點:
基線預算(Baseline Budget)是預先設定的基準線,通常基于曆史數據、行業标準或項目需求制定。其核心作用包括:
需結合曆史數據、行業标準及實際業務需求動态調整,避免因基線僵化導緻決策失誤。例如,73%的項目超支問題可通過強化基線管理改善。
如需進一步了解基線預算在中期框架中的應用,可參考的學術文獻。
背心系膜財産增減明細表沖鍛磁心排等比重的地勢誤差對映體多半夫累耐爾直顯屏服務區隔閡汗孔環上取代反應加羅德氏指墊漿膜襞結晶醚犁頭尖屬偏心率葡萄酸鈉強力爆擊強制語句氣體固化塗料契約的重新生效全面形試運行期舒洛芬條件運動反應跳開通用常數未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