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犁頭尖屬英文解釋翻譯、犁頭尖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Typhonium Schott

分詞翻譯:

犁頭的英語翻譯:

colter; plowshare

尖的英語翻譯:

needle; piercing; point; sharp; the best of its kind; tip; top
【醫】 apex; apices; apico-; cusp; cuspis; mucro; point; puncta; punctum; tip

屬的英語翻譯: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醫】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專業解析

犁頭尖屬(Typhonium) 是天南星科(Araceae)下的一個屬,主要分布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延伸至澳大利亞。該屬植物的中文名稱“犁頭尖”形象地描述了其地下塊莖常呈犁頭狀的尖銳形态。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中文名釋義


二、英文對應與植物學特征

英文名通常直接使用拉丁學名“Typhonium” 或描述性名稱如“Viper's Herb”(因部分種具毒性)。核心特征包括:

  1. 地下器官:具球形或卵圓形塊莖,表皮常呈褐色。
  2. 葉片形态:葉多為基生,幼葉常呈箭頭形(sagittate)或戟形(hastate),成年葉可出現掌狀分裂。
  3. 花序結構:佛焰苞(spathe)下部筒狀,上部展開;肉穗花序(spadix)附屬器細長,常超出佛焰苞。
  4. 花果特征:花單性,雌雄同株;漿果密集,卵圓形。

三、分布與生态

主要分布于中國南部、印度、東南亞至新幾内亞,生長于低海拔草地、田邊或疏林下。在中國,常見種如犁頭尖(T. blumei)、鞭檐犁頭尖(T. flagelliforme) 等,多被視為田間雜草,部分種因塊莖毒性被用于傳統草藥(需專業處理)。


四、藥用價值與毒性

屬内部分物種(如T. trilobatum)在阿育吠陀醫學中用于抗炎、止咳,但塊莖含草酸鈣針晶及生物堿,誤食可緻口腔灼傷、喉腫甚至窒息。中國民間曾用其塊莖外敷治瘡瘍,但因毒性強烈,現已罕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植物志》(英文版) - 犁頭尖屬分類學描述

    (來源:Flora of China, Vol. 23)

  2. Kew Science植物數據庫 - Typhonium 屬全球分布與物種信息

    (來源: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3. 《中華本草》 - 犁頭尖藥用條目與毒性警示

    (來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權威典籍)

  4. 世界天南星科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roid Society) - 形态與生态特征綜述

    (來源:學術組織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犁頭尖屬(學名:Typhonium)是天南星科下的一個屬,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至亞熱帶地區。以下從分類、形态、分布及用途等方面詳細解釋:

1.分類地位

2.形态特征

3.分布與生境

4.用途與毒性

5.常見别名

不同地區稱法多樣,如土半夏、野附子、芋頭草、獨角蓮等,需注意名稱混淆。

犁頭尖屬植物兼具藥用與觀賞價值,但需謹慎其毒性。如需藥用,建議咨詢專業醫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