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表地址操作數英文解釋翻譯、表地址操作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table address operand

分詞翻譯:

表的英語翻譯:

rota; surface; table; watch
【計】 T
【化】 epi-
【醫】 chart; meter; sheet; table
【經】 schedule

地址的英語翻譯:

【計】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操作數的英語翻譯:

【經】 operand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和彙編語言中,"表地址操作數"(Table Address Operand)指通過預定義地址表間接獲取操作數的尋址方式。其核心原理和實現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技術原理

  1. 漢英對照定義

    表地址操作數(Table Address Operand):一種通過地址表間接引用數據的操作數類型。CPU首先訪問存儲地址指針的表(如中斷向量表),再通過指針獲取實際操作數。

  2. 技術實現流程

    MOV AX, [TABLE+INDEX]; 典型彙編指令示例
    • TABLE:基地址(地址表起始位置)
    • INDEX:偏移量(表中目标項的位移)
    • [ ]:間接尋址符號,表示訪問内存地址

二、核心應用場景

  1. 中斷向量調用

    系統通過中斷向量表(IVT)存儲中斷處理程式地址。例如x86架構中,INT 21h指令會訪問IVT的第33項(21h=33)獲取DOS服務例程地址。

  2. 跳轉表優化

    編譯器将多分支跳轉(如switch語句)編譯為跳轉表:

    void (*jump_table = {func1, func2, func3};
    jump_table[index];// 通過表地址間接調用函數

三、與相關術語的區分

術語 關鍵差異
立即數操作數 直接包含在指令中的常數(如MOV AX, 5
寄存器操作數 操作數存儲在CPU寄存器内(如MOV AX, BX
表地址操作數 需兩次内存訪問(先取地址,再取數據)

四、權威參考資料

  1. 計算機體系結構經典文獻

    David A. Patterson與John L. Hennessy在《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中詳細論述了間接尋址機制在RISC-V等架構的實現原理(第2.9章)。

  2. 彙編語言标準文檔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Volume 2)第3.1節明确定義了基于内存表的操作數尋址模式。

注:因術語表述存在領域差異,建議結合具體架構手冊(如ARM Cortex-M或x86)驗證實現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表地址操作數”可以拆解為“表地址”和“操作數”兩部分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操作數的定義

操作數(Operand)是計算機指令中參與操作的數據或數據地址。它可以是:

  1. 直接數據:如常量或變量值(例如5678H);
  2. 地址:指向數據存儲位置的物理地址(如Q4.0表示輸出位的物理地址)或符號地址(如變量名);
  3. 地址計算方法:通過寄存器、偏移量等方式計算出的地址。

二、表地址操作數的含義

“表地址操作數”特指通過表格形式存儲的地址信息作為操作數,常見于以下場景:

  1. 符號地址映射:在編程中,通過符號表将用戶定義的變量名(符號地址)映射到實際物理地址,便于代碼可讀性和維護性(例如PLC中的符號地址表);
  2. 間接尋址:通過基址表或變址表查找實際地址,例如使用索引寄存器指向表中的某個地址偏移量。

三、示例說明

“表地址操作數”是操作數的一種特殊形式,強調通過表格(如符號表、地址映射表)實現地址的間接引用。這種設計在PLC、彙編語言等底層編程中廣泛用于簡化複雜地址的直接操作。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埃斯提斯氏手術凹陷骨折白絞效應貝耳氏谵妄苯并芴醇補償項目嘗味創傷性熱垂真偏轉振蕩器地址選擇法律用語高利潤企業公司債券發行費攤銷固定天線雇用證書劃去昏蒙介質損失角開信用證烈火氫原子重量人虱容許能帶碎片榨幹器縮腸絨毛素鐵路工人廷德耳氏效應提前威爾遜氏雲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