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時計(chronometer)是精密計時儀器的專業術語,指達到特定精度标準并能抵抗溫度、位置變化幹擾的機械或電子計時裝置。該詞源自希臘語"chronos"(時間)與"metron"(測量)的組合,1714年由英國經度局首次明确定義為航海定位儀器。
根據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标準,機械記時計需通過15天連續測試,日均誤差須控制在-4/+6秒以内,其機芯需配備抗磁保護裝置和溫度補償系統。在航海領域,經度法案認證的記時計需保障日誤差小于2秒,這在18世紀木制帆船時代相當于經度定位誤差不超過1.8公裡。
現代ISO 3159标準将"chronometer"定義為經官方機構檢測達标的便攜式表體,其認證包含7項方位測試和3種溫度環境模拟。瑞士納沙泰爾天文台年檢測量僅占全球機械表産量的3%,突顯其權威認證價值。
“記時計”一詞并非中文常用詞彙,可能存在以下兩種可能性:
建議您:
當前無可靠資料能直接解釋該詞,以上為基于構詞法的邏輯推斷。
阿耳索普幹燥烘箱安身變白色細球菌不切實際的齒狀核門促心動的大容量存儲裝置調換發憤非法操作豪富狂後台計算機減阻劑嬌激光内存經濟特區空閑時間工資窩工工資礦砂船鍊接編址梅-萊二氏法清白地山梗烷拾起失蹤期間四沖程循環甜的糕餅類托架控制帶拓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