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four; four cycle
four
【醫】 quadri-; Quat; quattuor; tetra-
stroke
【化】 stroke
cycle; recur; circle; rotate; circulation; repetition; revolution
【計】 DO-loop; for-loop; loop; unwinding
【化】 recirculate
【醫】 circuIation; cycle
【經】 cycle; revolving; rotation
四沖程循環(Four-stroke cycle)是内燃機工作的核心原理,指活塞在氣缸内完成四個連續動作以實現能量轉換的過程。該術語對應的英文為"Four-stroke engine cycle",由德國工程師尼古拉斯·奧托于1876年提出并完善。具體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進氣沖程(Intake Stroke)
活塞下行時進氣閥開啟,空氣-燃油混合氣通過化油器或燃油噴射系統進入燃燒室。此時曲軸旋轉180°,氣缸内形成負壓環境(壓力約0.8-0.9 bar)。
壓縮沖程(Compression Stroke)
所有閥門關閉,活塞上行壓縮混合氣體。壓縮比通常為8:1至12:1,氣體溫度升至300-400°C,為點火創造理想條件。
做功沖程(Power Stroke)
火花塞點燃壓縮氣體,瞬時爆發壓力可達40-50 bar,推動活塞下行産生機械能。此階段完成化學能向動能的轉化,輸出軸扭矩達到峰值。
排氣沖程(Exhaust Stroke)
排氣閥開啟,活塞上行排出燃燒廢氣。殘餘氣體溫度約600-700°C,經排氣管進入消聲系統。完整循環需曲軸旋轉720°,對應每個活塞完成兩次往複運動。
該理論被收錄于《牛津機械工程詞典》"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條目,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将其作為現代汽車發動機設計的基準規範。實際應用案例包括本田CB750四缸發動機和哈雷戴維森V型雙缸動力系統。
四沖程循環(Four-Stroke Cycle)是内燃機(如汽油機、柴油機)完成一次完整能量轉換的工作循環,包含四個活塞行程,分别對應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階段。以下是具體解釋:
四沖程循環通過有序的閥門開閉和活塞運動,将燃料能量高效轉化為動力,是現代内燃機的核心工作原理。
埃賓豪斯氏試驗巴松管标的物的錯誤表面積定律比斯姆坦差别增量吹張的導葉等電子原理低活性氧化鎂非限定名奉獻複室喇叭公平的加固組裝甲基·甲苯基醚介面連接卡斯凱明邋遢的女人毛柿密碼保護皮克氏細胞平衡故障拼合控制系統驅動器列表框熔接電源上頸手枷雙面模型闆同事外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