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淨銷價法英文解釋翻譯、淨銷價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net selling price method

分詞翻譯:

淨的英語翻譯:

clean; completely; net; only
【經】 net

銷的英語翻譯:

annul; cancel; expend; forelock; melt; pin; sell; spend
【機】 cotter; pin

價的英語翻譯:

price; value
【醫】 adicity; valence; valency; value
【經】 price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淨銷價法(Net Realizable Value Method),中文又稱“可變現淨值法”,是存貨計價的一種會計方法。其核心含義是:存貨按照其預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将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即可變現淨值)進行計量。當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于其成本時,企業需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将存貨賬面價值減記至可變現淨值。

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關鍵要素進行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 (Core Definition):

    • 淨銷價 / 可變現淨值 (Net Realizable Value - NRV): 指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存貨的估計售價 (Estimated Selling Price) 減去至完工估計将發生的成本 (Estimated Costs of Completion) 和估計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 (Estimated Costs Necessary to Make the Sale) 後的淨值。
    • 公式 (Formula):
      $$
      begin{aligned}
      &text{可變現淨值 (NRV)} = 
      &quad text{估計售價 (Estimated Selling Price)} 
      &quad - text{至完工估計将發生的成本 (Estimated Costs of Completion)} 
      &quad - text{估計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 (Estimated Costs of Sale)}
      end{aligned}
      $$
    • 目的 (Purpose): 确保存貨在資産負債表上不以超過其通過正常銷售所能實現的淨金額(即可變現淨值)列報,符合謹慎性 (Prudence) 會計原則。
  2. 適用場景 (Application Scenario):

    • 主要用于存貨的期末計量 (End-of-Period Measurement of Inventory),特别是當有迹象表明存貨可能發生減值時(如存貨毀損、過時、市價持續下跌等)。
    • 當存貨的成本 (Cost) 高于其可變現淨值 (NRV) 時,需要将存貨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變現淨值,差額确認為存貨跌價損失 (Loss on Inventory Write-down) 或計入資産減值損失 (Asset Impairment Loss)。
  3. 會計處理 (Accounting Treatment):

    • 比較 (Comparison): 在資産負債表日,比較存貨的成本 (Cost) 與可變現淨值 (NRV)。
    • 減值計提 (Impairment Provision): 若成本 > 可變現淨值,則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Provision for Inventory Write-down / Allowance for Inventory Obsolescence),使存貨賬面價值 = 可變現淨值。
    • 分錄示例 (Journal Entry Example):
      • 借:資産減值損失 / 信用減值損失 (Impairment Loss / Credit Impairment Loss)
      • 貸:存貨跌價準備 (Provision for Inventory Write-down)
    • 後續轉回 (Subsequent Reversal): 如果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如存貨市場價格回升),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複(轉回),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内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資産減值損失)。但轉回後的賬面價值不應超過假定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情況下該存貨在轉回日的成本。
  4. 國際準則依據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asis):

    • 淨銷價法(可變現淨值)是國際會計準則(如IAS 2 Inventories)和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規定的存貨期末計量基礎之一(另一個是成本)。準則要求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 (Lower of Cost and Net Realizable Value) 計量。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資産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當存貨成本低于其可變現淨值時,存貨按成本計量;當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淨值時,存貨按可變現淨值計量,同時按照成本高于可變現淨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網絡擴展解釋

淨銷價法(Net Realizable Value Method)是會計中用于評估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于存貨計價和資産減值測試。其核心邏輯是:當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于其曆史成本時,需按可變現淨值重新計量存貨價值,差額部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核心概念解析

  1. 可變現淨值(NRV)計算
    公式為:
    $$ NRV = text{預計售價} - text{至完工需追加的成本} - text{銷售費用}
    $$
    例如,某産品生産成本為100元,預計售價150元,但需額外加工費20元、銷售費10元,則NRV=150-20-10=120元。此時若成本(100元)低于NRV(120元),無需調整;若成本高于NRV,則需計提跌價損失。

  2. 應用目的

    • 防止企業高估資産價值,符合會計謹慎性原則。
    • 确保存貨在財務報表中以更貼近實際變現能力的價值列示。
  3. 會計處理步驟

    • 定期評估存貨的可變現淨值;
    • 比較成本與NRV,按較低者計量;
    • 若NRV低于成本,差額計入“資産減值損失”,并相應減少存貨賬面價值。

實際應用場景

與其他方法的區别

不同于成本法(始終按采購/生産成本計價),淨銷價法動态反映市場變化,更注重未來經濟利益。但需注意:NRV的估算依賴主觀判斷(如售價預測),可能影響數據準确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會計準則(如IAS 2或ASC 330),建議參考權威會計文獻或咨詢專業機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幅度被迫中止不顧步進式控制藏茴香油操作員接口控制塊超越數達到打發電樞控制電壓防腐技術附加元數學的混合下标見笑加載控制器機密傳閱文件極限篩分朦胧睡眠模拟戰内層絡合物年鑒偶然地請求入棧人心果甙軟件模拟測試三色顯象管設備操縱收益率法攤銷表圖形輸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