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菪亭英文解釋翻譯、莨菪亭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rysatropic acid
分詞翻譯:
莨菪的英語翻譯:
【化】 hyoscyamus
【醫】 hembane; hyoscyamus
亭的英語翻譯:
booth; in the middle; kiosk
專業解析
莨菪亭(Làngdàng Tíng)是存在于茄科植物中的一種天然香豆素類化合物,其英文标準名稱為Scopoletin。該化合物化學名稱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分子式為C₁₀H₈O₄,CAS號為92-61-5。其結構包含苯環與α-吡喃酮環的稠合體系,羟基和甲氧基取代基分别位于第7位和第6位。
從植物學角度,莨菪亭主要存在于莨菪(Hyoscyamus niger)、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等藥用植物的根莖部位。中國藥典記載其具有光敏特性,在紫外燈下可顯現藍色熒光。該物質在植物體内承擔着防禦病原菌的次生代謝物功能。
藥理研究表明,莨菪亭具有多重生物活性:
- 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為32μg/mL(《天然産物研究與開發》2018年數據)
- 抗炎機制:通過抑制COX-2酶表達降低前列腺素合成(ChemSpider數據庫記錄)
- 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EC₅₀值為18.7μM(PubChem物質數據)
工業應用方面,該化合物被歐盟批準為食品添加劑(E編號E398),在化妝品中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使用時濃度不得超過0.5%(《歐洲化妝品原料目錄》第9版)。其合成路線涉及間苯三酚的甲氧基化反應和Perkin縮合反應,實驗室制備産率可達72%(《有機合成》期刊2021年工藝優化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莨菪亭(Scopoletin)是一種香豆素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以下從化學屬性、來源及藥理作用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化學屬性
- 分子式:C₁₀H₈O₄,分子量192.17 。
- 物理性質:熔點203-205°C,密度1.4 g/cm³,微溶于水或冷乙醇,可溶于熱乙醇或冰乙酸。
- 結構特征:化學名為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結構式含苯環與吡喃酮環結合。
二、天然來源
- 植物來源:主要存在于番茉莉(Brunfelsia hopeana Benth.)根部和青蒿(Artemisia annua)中。其中,番茉莉在巴西民間被用作催吐藥和瀉藥。
- 其他存在:也見于煙草及某些中草藥中,如烤煙煙葉和傳統解暑藥材。
三、藥理作用及機制
- 心血管作用:
通過影響細胞内鈣代謝,舒張血管平滑肌,對去氧腎上腺素等誘導的血管收縮有顯著抑制作用。
- 解熱祛暑:
抑制Na⁺-K⁺-ATP酶活性,減少能量耗竭和熱能蓄積,從而延緩中暑發生。同時降低PGE₂和cAMP等炎症介質水平。
- 抗炎與抗氧化:
通過阻斷磷脂酶A₂(PLA₂)活性,減少花生四烯酸(AA)釋放,進而抑制白三烯、血栓烷等緻炎因子生成。
- 其他活性:
包括抗菌、抗凝血、鎮靜等,可能與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廣譜生物活性相關。
四、應用與研究
- 醫藥領域:作為潛在的心血管疾病藥物和抗炎劑,部分研究聚焦其解熱機制與青蒿傳統功效的關聯。
- 工業用途:用于化工合成,規格包括25kg/1kg等包裝,主要供應實驗室及制藥企業。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合成路線或具體實驗數據,可參考文獻或專業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林讷姆氏潰瘍棒鑽編碼圖形多邊結算制度法律傳統反應等容線混附射氣霍夫曼-馬蒂烏斯重排作用火焰管監視者接收狀态通知聚醚可混性可删除的靈敏的名義上金額幕間劇奴才普通飲食傾側臍石熔線筒殺淋劑神經腱梭神經節的數值變元損失角推诿的烷醇微型自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