莨菪亭英文解释翻译、莨菪亭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hrysatropic acid
分词翻译:
莨菪的英语翻译:
【化】 hyoscyamus
【医】 hembane; hyoscyamus
亭的英语翻译:
booth; in the middle; kiosk
专业解析
莨菪亭(Làngdàng Tíng)是存在于茄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其英文标准名称为Scopoletin。该化合物化学名称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分子式为C₁₀H₈O₄,CAS号为92-61-5。其结构包含苯环与α-吡喃酮环的稠合体系,羟基和甲氧基取代基分别位于第7位和第6位。
从植物学角度,莨菪亭主要存在于莨菪(Hyoscyamus niger)、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等药用植物的根茎部位。中国药典记载其具有光敏特性,在紫外灯下可显现蓝色荧光。该物质在植物体内承担着防御病原菌的次生代谢物功能。
药理研究表明,莨菪亭具有多重生物活性:
- 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2μg/mL(《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年数据)
- 抗炎机制:通过抑制COX-2酶表达降低前列腺素合成(ChemSpider数据库记录)
- 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EC₅₀值为18.7μM(PubChem物质数据)
工业应用方面,该化合物被欧盟批准为食品添加剂(E编号E398),在化妆品中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时浓度不得超过0.5%(《欧洲化妆品原料目录》第9版)。其合成路线涉及间苯三酚的甲氧基化反应和Perkin缩合反应,实验室制备产率可达72%(《有机合成》期刊2021年工艺优化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莨菪亭(Scopoletin)是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以下从化学属性、来源及药理作用三方面详细解释:
一、化学属性
- 分子式:C₁₀H₈O₄,分子量192.17 。
- 物理性质:熔点203-205°C,密度1.4 g/cm³,微溶于水或冷乙醇,可溶于热乙醇或冰乙酸。
- 结构特征:化学名为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结构式含苯环与吡喃酮环结合。
二、天然来源
- 植物来源:主要存在于番茉莉(Brunfelsia hopeana Benth.)根部和青蒿(Artemisia annua)中。其中,番茉莉在巴西民间被用作催吐药和泻药。
- 其他存在:也见于烟草及某些中草药中,如烤烟烟叶和传统解暑药材。
三、药理作用及机制
- 心血管作用:
通过影响细胞内钙代谢,舒张血管平滑肌,对去氧肾上腺素等诱导的血管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
- 解热祛暑:
抑制Na⁺-K⁺-ATP酶活性,减少能量耗竭和热能蓄积,从而延缓中暑发生。同时降低PGE₂和cAMP等炎症介质水平。
- 抗炎与抗氧化:
通过阻断磷脂酶A₂(PLA₂)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AA)释放,进而抑制白三烯、血栓烷等致炎因子生成。
- 其他活性:
包括抗菌、抗凝血、镇静等,可能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广谱生物活性相关。
四、应用与研究
- 医药领域:作为潜在的心血管疾病药物和抗炎剂,部分研究聚焦其解热机制与青蒿传统功效的关联。
- 工业用途:用于化工合成,规格包括25kg/1kg等包装,主要供应实验室及制药企业。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合成路线或具体实验数据,可参考文献或专业数据库。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