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立案英文解釋翻譯、立案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put on record; register
【法】 accreditation; put on record

分詞翻譯:

立的英語翻譯:

establish; exist; immediate; stand

案的英語翻譯:

case; desk; file; law case; record; table

專業解析

"立案"作為中國法律體系中的核心程式概念,其漢英對應釋義及法律内涵可綜合權威來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英譯

立案(lì àn) 指法定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等)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自首材料進行審查後,認為存在犯罪事實或民事/行政糾紛需追究責任,依法決定啟動司法程式的行為。

權威英譯:

二、法律程式内涵

  1. 刑事立案

    偵查機關對涉嫌犯罪線索進行初步審查,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12條規定(有犯罪事實需追究刑事責任)時,籤發《立案決定書》。此程式标志刑事訴訟正式啟動。

    法律要件

    • 犯罪事實存在(客觀要件)
    • 需追究刑事責任(法律要件)
  2. 民事/行政立案

    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23條,對原告起訴材料審查後,認為符合起訴條件(明确被告、具體訴求、屬受訴法院管轄等),于7日内登記立案并出具通知書。

三、適用主體與程式要求

案件類型 立案主體 審查期限 法律依據
刑事案件 公安機關/檢察院 3-30日 《刑事訴訟法》第112條
民事案件 人民法院 7日 《民事訴訟法》第126條
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 7日 《行政訴訟法》第51條

四、法律效果與意義

立案産生三重法律效力:

  1. 程式啟動:司法機關獲案件調查/審理權(如刑事偵查、民事庭審);
  2. 時效中斷:民事訴訟時效自立案時重新計算(《民法典》第195條);
  3. 強制措施依據:刑事立案後方可采取拘留、搜查等強制措施。

權威來源:

  1. 陳光中《刑事訴訟法學》(2021)§5.2 立案程式要件
  2.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2020)立案通知書規範
  3. 江偉《民事訴訟法典精釋》(2019)立案登記制改革解讀
  4.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式規定》第175-186條

網絡擴展解釋

立案是法律程式中的重要環節,指公安、司法機關或行政執法機關對案件材料進行審查後,決定是否啟動偵查或審判的訴訟活動。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立案是司法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等材料審查後,認為存在犯罪事實且需追究刑事責任時,啟動偵查或審判的訴訟行為。其核心在于将案件納入法律程式,分為行政立案(如行政處罰案件)和刑事立案兩類。

二、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

  1. 管轄義務:公安機關或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嫌疑人,應依管轄範圍立案偵查(第109條);
  2. 審查标準:需滿足“有犯罪事實”且“需追究刑事責任”兩個條件,否則不予立案(第112條)。

三、立案條件

  1. 事實條件:存在客觀的犯罪事實,而非主觀推測;
  2. 法律條件:該事實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若屬情節顯著輕微等法定不追責情形,則不能立案。

四、流程要點

  1. 材料受理:接受報案、控告等材料,啟動立案程式;
  2. 初步審查:核查材料真實性及管轄權,判斷是否符合立案标準;
  3. 決定與通知:作出立案或不立案決定,并告知控告人(可申請複議)。

五、意義與作用

  1. 保護權益:通過法律程式制止犯罪,維護公民人身財産安全;
  2. 規範司法:避免隨意啟動偵查,保障司法資源合理使用;
  3. 數據支撐:為分析社會治安狀況提供依據,輔助政策制定。

如需了解具體案件立案流程或法律條款,可參考《刑事訴訟法》第109-112條。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苯基苯甲酸鹽逼出産膠細球菌電鍍減摩合金電樞極伏安腐爛的格雷戈裡氏餐間丸旱船急停控制庫美香豆素苦杏仁酶連續信道每班三次模塊自同步内接的扭轉局勢徘徊的評定訴訟費法庭軟總線散射噪聲十二酰基苯使負擔過度雙向内存開關數據結構樹松密度特種産品稅天線系推斥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