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萜英文解釋翻譯、類萜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terpenoid
分詞翻譯:
類的英語翻譯:
be similar to; genus; kind; species
【醫】 group; para-; race
萜的英語翻譯:
【化】 terpene
【醫】 terpene
專業解析
類萜(lèi tiē)是化學及植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一類天然有機化合物,其結構或生物合成途徑與萜烯(terpenes)相似,但可能不完全符合萜烯的異戊二烯單元(isoprene unit)規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中文定義與化學特性
類萜化合物通常由多個異戊二烯單元(C₅H₈)構成,分子通式可表示為 (C₅H₈)_n(n≥2)。其結構包含鍊狀或環狀碳骨架,廣泛存在于植物精油、樹脂及生物代謝産物中。例如:
- 單萜(Monoterpenes):由2個異戊二烯單元組成(C₁₀H₁₆),如檸檬烯(limonene);
- 倍半萜(Sesquiterpenes):含3個單元(C₁₅H₂₄),如法尼醇(farnesol);
- 二萜(Diterpenes):含4個單元(C₂₀H₃₂),如葉綠醇(phytol)。
二、英文對應詞與詞典釋義
英文術語"terpenoid" 或"isoprenoid" 均指類萜化合物。權威詞典定義如下:
- 《英漢大詞典》(第2版):将“類萜”譯為“terpenoid”,定義為“萜的衍生物,結構類似萜烯的化合物”。
- 《牛津化學詞典》:描述為“源自異戊二烯單元的天然化合物,包含萜烯及其含氧衍生物(如醇、酮、醛)”。
三、生物功能與應用
類萜在自然界中承擔重要角色:
- 植物防禦:如薄荷中的薄荷醇(menthol)驅避昆蟲;
- 醫藥價值:青蒿素(artemisinin,倍半萜内酯)是抗瘧疾特效藥;
- 工業原料:橡膠(聚萜烯)和松節油(含蒎烯等單萜)均為典型類萜衍生物。
參考來源:
- 《英漢大詞典》(第2版),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 《牛津化學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Chemistry),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
- 中國科技術語審定委員會《植物學名詞》(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9.
- Dewick, P. M. Medicinal Natural Products: A Biosynthetic Approach, Wiley, 2009.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線上網頁,以上來源僅标注權威出版物名稱,未提供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類萜(Terpenoid)是萜類化合物的一種,特指在生源上由異戊二烯單位合成,但分子中碳原子數不完全是5的整數倍的化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類萜又稱類異戊二烯,屬于萜類化合物的範疇。它們由異戊二烯五碳單位(飽和或部分飽支鍊結構)聚合而成,但不含脂肪酸成分,因此被歸類為非皂化性脂質。與嚴格符合異戊二烯法則的萜類不同,類萜的碳原子數可能非5的整倍數。
2.結構特征
- 化學通式:萜類化合物的通式為 $(C_5H_8)_n$,而類萜的結構可能偏離此通式,但仍以異戊二烯為基本單元。
- 組成:類萜是異戊二烯的衍生物,可能含氧、氮或硫等官能團,例如醇、醛、酮、酯等。
3.分類與區别
- 萜類:包括所有異戊二烯的聚合物及衍生物,按異戊二烯單位數分為單萜(C10)、倍半萜(C15)、二萜(C20)等。
- 類萜:特指萜類中碳原子數非5整倍數的化合物(如某些植物激素或色素),但仍源于異戊二烯合成路徑。
4.功能與存在
- 植物作用:類萜在植物中廣泛存在,參與光合作用(如葉綠素、類胡蘿蔔素)、激素調節(如赤黴素、脫落酸)以及防禦機制(如樹脂、揮發油)。
- 其他領域:部分類萜具有藥用價值,如維生素A(二萜衍生物)、角鲨烯(三萜)等。
5.生源學說
根據異戊二烯法則,傳統萜類由異戊二烯聚合而成,但研究發現部分天然産物結構不完全符合此規則,因而衍生出“類萜”概念。例如,某些生物活性分子雖源自異戊二烯途徑,但結構經過修飾或重組。
如需進一步了解類萜的具體化合物或功能,可參考植物化學或天然産物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定期裝運不相交子域點火線圈動作控制指令對脲苯基胂酸反向器肺下的分壁分型複式剪床歸結定理後的換熱器網絡霍本-霍希合成膠凝點集體預防空心銷勞工合同晾幹的利潤淨額螺紋工具盲腸後膿腫排出液切片機人工條件聯繫受益數據連接同量地同時故障檢測通用文件名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