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吡咯啉化合物英文解釋翻譯、吡咯啉化合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yrrolinium compound

分詞翻譯:

咯的英語翻譯:

【建】 pyrrole; pyrroline

化合物的英語翻譯:

【化】 chemical compound

專業解析

吡咯啉化合物(Pyrroline compounds)是一類重要的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其核心結構特征為含有一個部分氫化的吡咯環(即吡咯環中一個雙鍵被還原)。該名稱兼具漢語化學命名規則與英文詞源特征:

一、漢英術語解析

  1. 吡咯 (Pyrrole)

    漢語“吡咯”為音譯自英文“Pyrrole”,指五元含氮雜環(C₄H₄NH),是此類化合物的母體結構。英文詞源可追溯至希臘語“pyrrhos”(紅色),因吡咯衍生物遇酸易顯紅色。

  2. 啉 (-oline)

    漢語後綴“啉”對應英文“-oline”,在雜環化學中特指部分飽環系(含一個雙鍵)。故“吡咯啉”即表示吡咯環的二氫化衍生物,其結構通式為C₄H₇N,存在兩種異構體:

    • Δ¹-吡咯啉(1-Pyrroline):雙鍵位于1-2位(烯胺結構)
    • Δ²-吡咯啉(2-Pyrroline):雙鍵位于2-3位(烯胺互變異構體) $$ text{1-Pyrroline: } ce{chemfig{5([:18]N(-H)=C-C-C-)}} quad text{2-Pyrroline: } ce{chemfig{5([:18]N(-H)-C=C-C-)}} $$

二、化學特性與生物意義

  1. 高反應活性

    吡咯啉的烯胺結構使其兼具親核性與堿性,易參與生物體内的親電取代反應。例如Δ¹-吡咯啉是脯氨酸代謝中間體,在脯氨酸氧化酶催化下生成谷氨酸半醛。

  2. 生物堿前體

    作為生物合成關鍵砌塊,吡咯啉環廣泛存在于托烷類生物堿(如古柯堿)及吡咯裡西啶類生物堿(如野百合堿)中。其環化反應可構建複雜多環體系。

  3. 藥物化學應用

    吡咯啉衍生物是抗菌藥(如青黴素類似物) 和神經活性藥物的設計模闆。例如3-吡咯啉酮類化合物具有GABA能活性,潛在用于抗焦慮藥物開發。


權威參考資料

  1. 《有機化學命名原則》(中國化學會)

    系統規範含氮雜環的中文命名規則,明确“吡咯啉”作為部分飽和吡咯環的标準名稱。

  2. 《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Elsevier)

    詳述吡咯啉的合成方法、反應機理及光譜特征(如¹H NMR中烯胺質子信號δ 5.5–6.5 ppm)。

  3. 《生物化學》(Lehninger Principles)

    闡釋吡咯啉在氨基酸代謝中的核心作用(第23章:氨基酸氧化與尿素循環)。

  4. 《天然産物化學》(徐任生主編)

    分析吡咯啉環在生物堿生物合成途徑中的環化機制(第5章:生物堿類化合物)。

網絡擴展解釋

吡咯啉是一種五元氮雜環化合物,其結構、性質及應用如下:

一、化學結構與異構體

吡咯啉的分子式為$ce{C4H7N}$,分子量為69.11,CAS號為28350-87-0(以2-吡咯啉為例)。根據環内雙鍵的位置不同,可分為1-吡咯啉和2-吡咯啉等異構體。例如,2-吡咯啉的沸點為90-90.5°C,密度為0.9017 g/cm³。

二、重要性與應用

  1. 天然産物與藥物
    吡咯啉是生物堿的核心結構單元,廣泛存在于天然産物中,如植物中的吡咯啉類生物堿。同時,它是FDA批準藥物中第五大常見的氮雜環結構,可見于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雜質11)及其他治療性分子。

  2. 合成挑戰
    傳統合成依賴環加成或分子内環化,而新方法(如飽和六元環骨架重排)通過環收縮策略實現高效合成,避免了過渡金屬和苛刻條件。

三、物理性質與安全

四、術語說明

需注意中文術語可能存在的混淆:

如需更完整的異構體列表或合成案例,可進一步查閱化學數據庫或專利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暗視覺擺動凸輪百讀不厭持九混濁現象瓷托托牙對接墊闆翻譯速度服務生領班賦值表達式哥爾丹模拟程式航空收據回送校驗系統講道将來值抗絲菌素可繼承債務殼模壓合機可享利益的螺狀磁盤慢性結核性關節炎橋氧基人膽酸塞爾氏背心商務條約設計原理雙背書水罨停車處圖形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