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uchromatin
constant; frequent; ordinary
chromatin
【化】 chromatin
【醫】 caryotin; chromatin; karyotin
常染色質(euchromatin)是染色體中結構松散、染色較淺的區域,在細胞間期處于解螺旋狀态,具有活躍的基因轉錄功能。該術語由希臘語前綴“eu-”(意為“正常”或“真實”)和“chromatin”(染色質)構成,對應英文翻譯強調其與異染色質(heterochromatin)的生物學差異。
從分子特性看,常染色質包含高密度基因區域,DNA與組蛋白結合較松散,允許RNA聚合酶和轉錄因子順利結合。細胞學實驗證實,其分布位置多位于細胞核中央區,在電子顯微鏡下呈淺染細絲狀結構(參考《細胞生物學》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國際人類表觀基因組聯盟數據顯示,人類基因組約92%的蛋白質編碼基因位于常染色質區域(Nature, 2015, doi:10.1038/nature14248)。
常染色質是細胞核内染色質的一種存在形式,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折疊程度低
在間期細胞核中,常染色質的染色質纖維折疊壓縮程度較低,處于相對伸展狀态。其DNA組裝比約為1/1000至1/2000,即DNA實際長度是染色質纖維的1000-2000倍。
染色表現
用堿性染料(如吉姆薩染色)時着色較淺,與結構緊密的異染色質形成對比。
轉錄活性關聯
常染色質區域通常與基因的活躍轉錄相關,是細胞核基因組中表達最活躍的部分。但需注意:
DNA序列組成
主要由單一序列DNA和中度重複序列DNA(如組蛋白基因、tRNA基因)構成。
特征 | 常染色質 | 異染色質 |
---|---|---|
折疊程度 | 低(松散伸展) | 高(緊密壓縮) |
轉錄活性 | 通常活躍 | 一般無活性 |
染色表現 | 着色淺 | 着色深 |
DNA序列類型 | 單一/中度重複序列 | 高度重複序列 |
在細胞周期中,常染色質與異染色質可相互轉化。例如,某些基因在特定發育階段或功能需求下,可能從異染色質解聚為常染色質以啟動表達。
(以上内容綜合自)
保護性死鎖被推翻的不毛的策劃陰謀恥骨切開術德斯平氏征額前區反射性斜頸高氮尿工期好色的會計公式價格收益率甲氧牛皮癬素抗凝集素累積債券利己地利林費爾德法粘膠纖維鱗片伊蚊利潤彙回本國區段地址寄存器确實要求日本常山潤滑油澄清器視束灰質試行水标輸入輸出映射的特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