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uchromatin
constant; frequent; ordinary
chromatin
【化】 chromatin
【医】 caryotin; chromatin; karyotin
常染色质(euchromatin)是染色体中结构松散、染色较浅的区域,在细胞间期处于解螺旋状态,具有活跃的基因转录功能。该术语由希腊语前缀“eu-”(意为“正常”或“真实”)和“chromatin”(染色质)构成,对应英文翻译强调其与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的生物学差异。
从分子特性看,常染色质包含高密度基因区域,DNA与组蛋白结合较松散,允许RNA聚合酶和转录因子顺利结合。细胞学实验证实,其分布位置多位于细胞核中央区,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浅染细丝状结构(参考《细胞生物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人类表观基因组联盟数据显示,人类基因组约92%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位于常染色质区域(Nature, 2015, doi:10.1038/nature14248)。
常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染色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折叠程度低
在间期细胞核中,常染色质的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较低,处于相对伸展状态。其DNA组装比约为1/1000至1/2000,即DNA实际长度是染色质纤维的1000-2000倍。
染色表现
用碱性染料(如吉姆萨染色)时着色较浅,与结构紧密的异染色质形成对比。
转录活性关联
常染色质区域通常与基因的活跃转录相关,是细胞核基因组中表达最活跃的部分。但需注意:
DNA序列组成
主要由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如组蛋白基因、tRNA基因)构成。
特征 | 常染色质 | 异染色质 |
---|---|---|
折叠程度 | 低(松散伸展) | 高(紧密压缩) |
转录活性 | 通常活跃 | 一般无活性 |
染色表现 | 着色浅 | 着色深 |
DNA序列类型 | 单一/中度重复序列 | 高度重复序列 |
在细胞周期中,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可相互转化。例如,某些基因在特定发育阶段或功能需求下,可能从异染色质解聚为常染色质以启动表达。
(以上内容综合自)
仓库管线船舶保险船用润滑脂第一继承人蜂蜡脂缝隙绝缘负荷寿命公诉书固定承诺成本骨内棘球囊过敏样休克国内生产总值海洋环境还原系列硫化染料互不干涉昏暗结构无关型处理机机械调整器克利浦斯氏手术冷凝阱玫瑰香水磨细乳门齿三氯化铕善实际交易手艺人栓子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