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保護性死鎖英文解釋翻譯、保護性死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protection deadlock

分詞翻譯:

保護的英語翻譯:

protect; safeguard; ensure; patronize; preserve; shelter; shield; preservation
protection
【計】 protection
【化】 covering
【醫】 conservancy; protection
【經】 custody; safeguard

死鎖的英語翻譯:

【計】 dead embrace; deadlock

專業解析

保護性死鎖(Protective Deadlock)的漢英詞典釋義與技術解析

在計算機科學(尤其是并發編程與操作系統領域)中,保護性死鎖(Protective Deadlock) 指的是一種特定的死鎖(Deadlock)現象。它發生在系統試圖通過保護性措施(如鎖機制)來防止資源沖突或數據競争時,卻因設計或實現不當,反而導緻多個進程(或線程)相互等待對方釋放資源而永久阻塞的狀态。其核心在于“保護性”意圖與實際引發的“死鎖”結果之間的矛盾。

一、核心概念解析

  1. 保護性(Protective)

    指程式為保障共享資源(如内存、文件、設備)的正确性與一緻性而采取的預防措施。常見手段包括:

    • 互斥鎖(Mutex):确保同一時間隻有一個線程訪問臨界區。
    • 信號量(Semaphore):控制對有限數量資源的訪問。
    • 讀寫鎖(Read-Write Lock):區分讀寫操作,提升并發性。
    • 條件變量(Condition Variable):協調線程間的執行順序。
    • 這些機制旨在防止數據損壞(Data Corruption)或競态條件(Race Condition),是并發編程的基礎防護手段。
  2. 死鎖(Deadlock)

    指兩個或多個進程(線程)在執行過程中,因争奪資源而造成的一種相互等待(Circular Wait) 的現象。若無外力幹涉,它們将無法繼續推進。死鎖發生的四個必要條件(由 Coffman 等人提出)是:

    • 互斥(Mutual Exclusion):資源不能被共享,隻能獨占。
    • 持有并等待(Hold and Wait):進程已持有資源,同時等待新資源。
    • 非搶占(No Preemption):資源隻能由持有者自願釋放。
    • 循環等待(Circular Wait):等待鍊形成閉環。
    • 當保護性措施(如鎖)的獲取順序或策略設計不當,使得上述四個條件同時滿足時,即可能觸發保護性死鎖。

二、保護性死鎖的典型場景與示例

保護性死鎖通常源于對鎖的管理不善:

示例(僞代碼):

// 線程1
lock(A);
lock(B); // 可能在此等待,如果線程2已持有B
// ... 訪問A和B保護的資源 ...
unlock(B);
unlock(A);

// 線程2 lock(B); lock(A); // 可能在此等待,如果線程1已持有A // ... 訪問A和B保護的資源 ... unlock(A); unlock(B);

若線程1持有A後嘗試獲取B,同時線程2持有B後嘗試獲取A,則兩者均無法繼續執行,形成保護性死鎖。

三、避免與解決策略

避免保護性死鎖的關鍵在于破壞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之一,常用策略包括:

  1. 強制鎖順序(Lock Ordering):為所有鎖定義全局固定的獲取順序,所有線程必須按此順序申請鎖。
  2. 鎖超時(Lock Timeout):嘗試獲取鎖時設置超時,超時後放棄并重試或回滾操作。
  3. 死鎖檢測與恢複(Deadlock Detection & Recovery):系統周期性地檢查是否存在死鎖(如檢測資源分配圖是否含環),一旦發現則強制終止或回滾部分進程。
  4. 無鎖編程(Lock-Free Programming):使用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s)或事務内存(Transactional Memory)等技術避免顯式鎖。
  5. 謹慎設計同步範圍:最小化臨界區,減少鎖的持有時間與數量。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操作系統概念》(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 Abraham Silberschatz, Peter Baer Galvin, Greg Gagne

    這本經典教材系統闡述了死鎖的原理、條件、模型(資源分配圖)及處理策略(預防、避免、檢測與恢複),是理解保護性死鎖的理論基礎。

  2.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提供大量關于并發控制、死鎖檢測與避免算法的前沿研究論文和技術标準,具有高度權威性。

  3. Oracle Java 官方文檔 - 并發編程指南

    詳細說明了 Java 中鎖(如 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的使用、潛在死鎖風險及最佳實踐(如使用 tryLock 避免死鎖)。

  4. Microsoft Docs - 同步與并發

    闡述了 Windows 平台和 .NET 框架下的同步原語(如 Mutex, Semaphore, Monitor)及其可能導緻的死鎖問題,提供調試和預防建議。

保護性死鎖是并發系統中因旨在提供保護的同步機制使用不當而意外引發的進程/線程永久阻塞狀态。深刻理解其成因、必要條件及防範策略,對于開發健壯、高效的并發程式至關重要。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保護性死鎖”這一表述,需要說明的是:該術語并非操作系統或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标準概念。結合常規死鎖定義和可能的語境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理解方向:


1.對“保護性”與“死鎖”的獨立拆解

若理解為“保護性”修飾“死鎖”,可能指通過特定機制預防或避免死鎖的系統設計策略,即“保護性措施”與“死鎖”的組合。例如:


2.特定場景下的非标準用法

若源自某些特定技術文檔或框架(如數據庫、分布式系統),可能指:


補充說明

建議在正式場景中優先使用标準術語,例如:

若上下文涉及具體技術(如Java并發編程),需結合代碼示例進一步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