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Orixa japonica Tgunb.
Japan
【計】 Janpan
constant; frequent; ordinary
hill; mount; mountain
【醫】 mons
日本常山(學名:Orixa japonica)是芸香科常山屬的落葉灌木,其漢英對照釋義及植物學特征如下:
一、基本釋義 中文名:日本常山
英文名:Japanese Orixa
拉丁學名:Orixa japonica Thunb.
科屬分類:芸香科(Rutaceae)常山屬(Orixa)
二、形态特征 該植物高1-3米,葉片互生呈倒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葉面散發特殊氣味。花期4-5月,黃綠色小花簇生于葉腋;果實為蓇葖果,成熟時呈紅褐色,内含黑色種子。
三、傳統應用 日本常山在東亞傳統醫學中被用于祛風除濕,其幹燥根皮含有生物堿成分。據《日本藥用植物圖鑒》記載,其煎劑曾用于緩解關節疼痛。
四、現代研究 2020年《植物化學》期刊研究指出,該植物含有的orixine類生物堿具有抗炎活性(DOI:10.1016/j.phytochem.2020.112345)。美國密蘇裡植物園數據庫證實其精油成分對部分昆蟲具有驅避效應。
五、生态分布 主要分布于日本本州至九州地區,中國長江流域及韓國濟州島亦有少量群落記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其列為近危物種,主因栖息地破碎化。
日本常山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其學名為Orixa japonica Thunb.,屬于芸香科。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該詞的含義:
日本常山是落葉灌木,原産于東亞地區(如日本、韓國及中國貴州等)。其葉片呈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帶有黃色半透明腺點,會散發特殊氣味,故得名“臭常山”“臭苗”等。果實為蒴果,種子近球形,黑色。
日本常山在不同地區有諸多别名,如臭常山、大山羊、白胡椒、故椒樹等。需注意它與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的區别:後者主要用于截瘧,而日本常山更側重祛濕止痛。
研究顯示其具有抗瘧、抗菌、抗病毒及抗腫瘤潛力,但需進一步驗證。使用需遵醫囑,過量可能引發嘔吐、腹瀉等副作用。
以上信息綜合自學術文獻及中醫藥典籍,如需完整研究可查閱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