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upillary
【經】 minor
未成年人(Minor)指法律意義上未達到法定成年年齡标準的個體,需接受特殊法律保護與行為限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規定,未成年人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其權利涵蓋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及參與權等。在英美法系中,各國對成年年齡界定存在差異,例如美國多數州以18周歲為成年标準,英國《1983年青少年法》同樣采用18周歲作為分界線。
該概念的核心特征包含三方面:
法律實踐中需區分“未成年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概念,後者在我國《民法典》中特指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其部分法律行為需法定代理人追認。
未成年人是法律上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法律地位在不同法律中有具體規定,以下是綜合解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未成年人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這一标準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18歲以下為兒童”的定義基本一緻,但我國刑法中“兒童”特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
民事行為能力
刑事責任年齡
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等權利,我國通過《未成年人保護法》構建了六大保護體系: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保護。例如,刑法對性侵幼女等犯罪加重處罰,最高可判死刑。
我國法律中“未成年人”與“兒童”概念存在交叉(如刑法中兒童指不滿14周歲者),而聯合國公約統一将18歲以下定義為兒童,建議未來法律修訂中進一步銜接。
未成年人法律定義以18周歲為界,但民事、刑事責任年齡存在細分規則,且權利保護覆蓋從出生至成年前的整個階段。
埃格斯頓氏法安山岩敗訴人膀胱前疝備抵銷貨退回與折讓編制報表布裡淵函數擦光輪機岔從師規約大多角骨大量計算單側性眼球震顫當歸油典型胚複議岡上窩固有側束混合塔火焰穩定劑介脈的酒渣鼻樣的硫酸山梗酮堿離心式圓盤霧化器莫爾加尼氏窦膿球菌的派工卡全息讀出系統時間序列分析統計收集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