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iet; calm; safe; set
hill; mount; mountain
【醫】 mons
cliff; crag; rock
【醫】 petrosa; rock
安山岩是一種中性火山岩,屬于鈣堿性岩漿岩系列,其英文對應術語為"Andesite"。該岩石名稱源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Andes Mountains),由德國地質學家克裡斯蒂安·利奧波德·馮·布赫于1836年首次科學描述。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火山地質研究中心的定義,安山岩的二氧化矽含量介于52%-63%之間,礦物組成以斜長石(主要為中長石)和角閃石為主,常伴有輝石、黑雲母等鐵鎂質礦物。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的火山岩分類标準指出,安山岩具有典型的斑狀結構,基質多為隱晶質或玻璃質。其顔色呈灰、灰褐或暗紫色,常見氣孔狀構造,氣孔多被方解石、綠泥石等次生礦物充填。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岩石數據庫顯示,這種岩石主要形成于闆塊俯沖帶環境,是環太平洋火山帶最常見的火山岩類型之一。
在工程應用領域,根據《建築材料礦物成分手冊》記載,安山岩因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普遍在150-250MPa範圍)和耐風化特性,被廣泛用于道路鋪砌、建築裝飾及文物保護工程。其獨特的礦物組合特征也成為地質學家研究古闆塊構造運動的重要指示性岩石。
安山岩是一種中性的鈣堿性噴出岩,其名稱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Andes)。以下是其詳細特征和相關信息:
成分與結構
安山岩成分相當于閃長岩,主要礦物包括斜長石(以中長石、拉長石為主)、輝石、角閃石及黑雲母。斑狀結構顯著,斑晶常呈定向排列,基質為隱晶質或玻璃質交織結構。顔色多為灰、灰綠、淡紫或紫紅色,風化後可能呈現灰綠或紫紅色。
理化性質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環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及島弧地區,如安第斯山脈、日本及中國台灣大屯山等地。
成因機制
礦産關聯
安山岩經熱液蝕變(青磐岩化)後,常與銅、鉛、鋅、金等金屬礦床伴生,是重要找礦标志。
實際用途
因質地堅硬且耐風化,廣泛用于建築石材(如墓碑、外牆裝飾)。
安山岩的矽鋁含量較高(52~63% SiO₂),流動性較差,多分布于俯沖帶;而玄武岩矽含量較低(45~52% SiO₂),流動性好,常見于洋中脊和熱點火山。
以上内容綜合自權威地質資料及岩石學科普文獻,如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相關來源。
昂然苯甲異┧唑青黴素鈉變化方程錯位存儲器單位價格定時訊號多能熟練工福諾二七○複染劑海棉狀腐蝕橫掃講聽開關澆口剖面積假釋犯今世局部電路克-比二氏試劑克勞斯法埋層集極腦不對稱平交軌前彈性硬蛋白申斥使脫機受扶養者雙列軸承陶瓷成型微程式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