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英文解釋翻譯、王朝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dynasty
相關詞條:
1.reign
例句:
- 卡佩王朝成員這一王室的成員
A member of this dynasty.
- 元朝由蒙古統治者忽必烈汗在北京建立的一個中國王朝(1271-1368年),它被明朝取代
A Chinese dynasty(1271-1368) established by the Mongolian ruler Kublai Khan at Peking(Beijing). It was superseded by the Ming dynasty.
- 拿騷一個地區,從前為中德的領地,位于美因河和萊茵河的北部和東部。該地區在1806年成為領地并于1866年被普魯士接收。原先的王朝成員相繼統治了盧森堡和荷蘭(作為奧蘭治的王室)
A region and former duchy of central Germany north and east of the Main and Rhine rivers. The region became a duchy in1806 and was absorbed by Prussia in1866. Members of the original dynasty subsequently ruled Luxembourg and the Netherlands(as the house of Orange).
分詞翻譯:
王的英語翻譯:
emir; great; king
朝的英語翻譯:
face; government; morning
專業解析
"王朝"在漢英雙語語境中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概念指以君主制為基礎的政治實體。根據《牛津漢英大詞典》的定義,該詞對應英文"dynasty",發音為/ˈdaɪ.nə.sti/。具體内涵可分為三個層面:
-
政權延續性
指通過血緣繼承維系統治權力的家族體系,如中國周朝(1046-256 BC)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劍橋中國史》記載該制度确立了宗法體系的政治基礎。英國都铎王朝(1485-1603)則通過議會法案鞏固王位繼承規則。
-
曆史分期标志
作為曆史紀年單位,王朝更替往往标志時代特征變遷。以唐朝(618-907)為例,《大英百科全書》指出該時期形成"貞觀之治"的政治治理範式,并發展出獨特的詩歌文化體系。
-
權力象征系統
包含宮廷禮儀、冠冕制度等視覺符號,如明清兩代龍袍十二章紋制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明代衮服實物印證了這種視覺統治語言的構建。
相關擴展術語包含"王朝周期律"(Dynastic Cycle),該概念由曆史學家蕭公權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系統闡述,描述集權政體興衰更替的規律性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王朝”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朝代概念
指由同一家族長期統治的政權時代,通常以統治者姓氏或年號命名,如“秦王朝”“唐王朝”。中國的“朝代”多以“朝”劃分,與政權存續時間重疊,如漢朝的興亡即代表該朝代的興亡。
-
朝廷或政權機構
狹義上可指代中央政權機構,如《漢書》中“王朝肅清”即指朝廷的治理狀态。
二、詞源解析
- 字形含義
“王”為“旺”省,象征如正午太陽般強盛的統治力;“朝”指日月交替,隱喻新舊政權更疊。
- 曆史演變
先秦時期,“王朝”多指周天子政權;秦漢後逐漸泛指以皇帝/國王為核心的統治體系。
三、曆史應用
-
中國典型王朝
- 夏商周:早期世襲制與分封制代表(夏啟、盤庚遷殷、周公制禮)。
- 秦漢:首次實現大一統(郡縣制、書同文)。
- 唐宋:文化經濟鼎盛(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
政權規模差異
- 皇朝:統一大區域且君主稱帝(如漢、唐)。
- 王朝:分封諸侯或地方政權,統治者稱王(如春秋諸侯國)。
四、相關概念辨析
- 與“朝代”區别
“朝代”強調時間範疇,而“王朝”側重統治家族及政權實體。
- 與“朝廷”區别
“朝廷”指中央行政機構,“王朝”涵蓋更廣的統治體系。
如需了解具體王朝的詳細事件,可參考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種人剝奪公權卑微的補骨脂油腸壁疝多機結構法寶發射者複雜調節系統公告期間國家機構換向間接營業費用絕對推定具有勾引力的女人聯茴香胺藍鋁土磚農人普-施二氏征普通磨床青年期痤瘡全面開工色光燈山羊齧毛虱屍體剖驗授權立法收下絲狀菌的縮影卡片投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