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山羊齧毛虱英文解釋翻譯、山羊齧毛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Trichodectes climax

分詞翻譯:

山羊的英語翻譯:

goat
【醫】 capri-

齧毛虱的英語翻譯:

【醫】 biting louse

專業解析

山羊齧毛虱(Shān yáng niè máo shī)的漢英詞典釋義與專業解析

一、核心定義與分類地位

山羊齧毛虱是專性寄生在山羊體表的咀嚼式外寄生蟲,學名為Damalinia caprae(曾用名Bovicola caprae),屬昆蟲綱(Insecta)、食毛目(Mallophaga)、獸虱科(Trichodectidae)。其英文通稱為Goat Chewing Louse或Goat Biting Louse。該虱以宿主表皮碎屑、毛發及皮膚分泌物為食,不吸血,與吸虱目(Anoplura)物種有顯著區别。

二、形态特征與寄生習性

  1. 形态:成蟲體長約1.5–2毫米,體扁平呈淡黃色,頭部寬于胸部,具咀嚼式口器。足末端具單爪,適應攀附毛發。
  2. 生命周期:雌虱産卵(俗稱“虮子”)黏附于山羊毛幹基部,經若蟲期發育為成蟲,全周期約2–4周,依賴宿主體溫生存。
  3. 寄生部位:主要密集于頸部、背部和腹側毛發濃密區域,寒冷季節繁殖加劇,可引發宿主嚴重不適。

三、危害與防治依據

  1. 臨床症狀:重度感染導緻山羊瘙癢、摩擦患處、脫毛及皮膚損傷,繼發細菌感染。幼畜可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
  2. 防治措施:
    • 化學防治:使用拟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或有機磷類藥浴/噴淋(參考WHO《家畜寄生蟲防治指南》)。
    • 管理策略:隔離新引入個體,定期梳刷畜體,保持圈舍幹燥(中國農業農村部《山羊寄生蟲病防控技術規範》)。

四、漢英術語對照與學術引用


權威參考資料來源

  1. CABI寄生蟲數據庫:Damalinia caprae 物種檔案(鍊接
  2. FAO動物健康手冊:小型反刍動物外寄生蟲管理(鍊接
  3. 《獸醫寄生蟲學》(第8版):食毛目形态學與緻病機制(ISBN 978-0-7020-5742-9)
  4.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羊常見寄生蟲病防治技術(鍊接

(注:鍊接有效性截至2025年7月31日)

網絡擴展解釋

“山羊齧毛虱”是寄生在山羊體表的一種外寄生蟲,屬于齧毛虱科(Trichodectidae),學名可能為Bovicola caprae(不同地區或存在種屬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形态與習性
    齧毛虱體型微小(約1-2毫米),體扁平無翅,口器適合啃食毛發和表皮碎屑。它們終生寄生,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尤其在羊群密集或衛生條件差時易爆發。

  2. 寄生部位與症狀
    主要寄生于山羊的頸部、背部、腹部及四肢毛發密集處。感染後,山羊會頻繁啃咬患處或摩擦物體止癢,導緻皮膚紅腫、脫毛、結痂,嚴重時引發消瘦、發育不良和繼發細菌感染。

  3. 診斷與防治

    • 診斷:通過肉眼觀察患羊行為異常,并采集毛發樣本鏡檢确認蟲體。
    • 治療:使用伊維菌素等驅蟲藥,或外用拟除蟲菊酯類藥浴。
    • 預防:定期驅蟲、保持圈舍幹燥清潔、隔離新引入羊隻。

注:齧毛虱與吸血虱(如血虱屬Haematopinus)不同,後者以血液為食,而齧毛虱主要破壞毛發和皮膚表層。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