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砷皂(英文:Arsenic Soap)是一種含有砷化合物的消毒或殺蟲制劑,主要成分為亞砷酸鈉(Na₃AsO₃)或砷酸(H₃AsO₄)的皂化混合物。其名稱源自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醫學實踐,常用于皮膚消毒和滅虱,但因毒性問題已被現代醫學淘汰。
砷皂的典型配方包含砷酸鹽、脂肪酸鈉及輔助溶劑。其化學作用基于砷元素對微生物的氧化抑制能力,反應式可表示為:
$$
text{AsO₃³⁻} + 3text{H₂O} rightarrow text{As(OH)₃} + 3text{OH⁻}
$$
該反應生成的亞砷酸可破壞病原體酶系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化學品安全手冊》記載,砷皂在1910-1940年間作為醫院常規消毒劑,尤其用于戰地醫療中的創面處理。同期《英國藥典》将其歸為“強效殺蟲劑”,用于疥瘡和頭虱治療。
由于砷化合物的累積毒性和緻癌性,全球衛生機構自1970年代起全面禁用含砷衛生産品。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ATSDR)指出,長期接觸砷皂殘留可能導緻皮膚角化症和内髒器官損傷。
“砷皂”是一個由“砷”和“皂”組成的合成詞,具體解釋如下:
砷(As)
砷是一種化學元素,原子序數33,屬于類金屬。天然存在于礦物中,常見形态有無機砷(如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和有機砷化合物。砷具有毒性,長期接觸或過量攝入可能導緻中毒,但曆史上也曾用于醫藥、殺蟲劑等領域。
皂
通常指肥皂,主要成分為脂肪酸鹽,用于清潔。但在特定語境下,“皂”也可指某些含特定成分的固态或膏狀制劑,如藥皂、硫磺皂等。
砷皂的含義
結合兩者,“砷皂”可能指含砷化合物的肥皂類産品,推測其用途可能包括:
注意事項
由于砷的毒性,現代已嚴格限制其日常用品中的使用。若涉及曆史文獻或特定專業場景提及“砷皂”,需謹慎考證其具體成分和用途,避免誤用。
建議: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途或化學成分,可參考毒理學或化學史相關文獻,并注意安全規範。
阿謬薩氏探子貝特朗氏試驗變率閉子句側膿腫乘商寄存器沖動蛋白商狄利克雷抽屜原理法律類推反常情緒妨害大衆的事物返租酚醛膠粘劑高壓釜體過渡政權環氨黴素解取向空心鑄件拉應變臨床科面向數據的檢驗内酯酸器量缺母線蟲日曆鐘設計負載訴請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