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ngle iron stay; bar iron
鐵條(tiě tiáo)是現代漢語中描述金屬材料形态的常見名詞,其核心含義指經加工形成的長條形鐵質制品。根據應用場景與行業标準,具體定義存在以下分層解析:
1. 基礎材質定義
鐵條指含碳量低于2%的鐵碳合金(即工業純鐵或低碳鋼)軋制或鍛造而成的條狀材料,截面形狀包括圓形、方形、扁平等類型。國家标準GB/T 702-2017《熱軋鋼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中明确規定,此類産品直徑或邊長為5-250mm,長度通常為6-12米(參見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2. 建築領域應用
在建築工程中,鐵條特指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需符合GB/T 1499.1-2017标準,具有抗拉強度≥300MPa的力學性能。此類材料常用于混凝土結構中的骨架支撐,與螺紋鋼形成功能互補。
3. 機械制造延伸
機械行業将直徑小于25mm的鐵質條材歸類為線材,用于螺栓、鉚釘等标準件加工。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A510M标準指出,此類材料需保證表面無裂紋且尺寸公差控制在±0.1mm範圍内。
4. 曆史工藝演變
傳統鐵匠工藝中的鐵條(英文:wrought iron bar)特指手工鍛造的熟鐵條,其纖維狀金相結構具有獨特韌性。大英博物館藏品記錄顯示,中國古代冶鐵遺址出土的鐵條碳含量普遍低于0.08%,印證了《天工開物》中"熟鐵鍛合"的工藝記載。
“鐵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基本定義
鐵條指由鐵制成的長條狀物體,通常具有規則的形狀(如圓柱形、方形等),屬于金屬材料的一種常見形态。這一含義在多個詞條中被作為示例提及,例如“金條”的釋義中對比提到“鐵條”(),而“條”字的解釋中也将鐵條列為“條形物”的典型代表()。
用途與場景
詞義延伸
在部分方言或特定語境中,鐵條可能代指鐵質工具(如撬棍)或作為金屬材料的統稱,但核心含義仍圍繞“條狀鐵制品”展開。
如需更專業的冶金學分類或工業标準參數,建議查閱金屬材料相關文獻。
奧貝恩氏括約肌壁畫閉環控制并行标量處理機成神經管細胞儲蓄傾向單號電動拾音器多旋目發料彙總表複合複雜任務高照度優性質過熱爐函數求值子程式黃苷一磷酸堅定的解酸的康力龍牢靠茄科單胞菌噬菌體輕視全局調用示度世界經濟會議收益的決定雙受體水冷卻法數據總線接通信號斯圖爾特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