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chedule of delivery of the equipment
equipment; facility; fixing; fixture; installation
【計】 device; implementor
【化】 equipment
【醫】 equipment; unit
【經】 equipment; facility; installation
deliver the goods; delivery
【經】 deliver goods; delivery
calendar
設備交貨日程表指在設備采購或項目執行中,明确約定設備交付時間節點、批次及責任的書面計劃文件。英文對應術語為Equipment Delivery Schedule,其核心含義為:
A contractual document specifying the timeline, quantitie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delivery of equipment in a project or procurement process.
時間軸(Timeline)
标注設備出廠、運輸、到港、現場移交等關鍵裡程碑日期,例如:
交付批次(Delivery Lots)
大型項目常分批次交付,需明确每批次的設備清單、數量及對應時間。
責任方(Responsible Parties)
界定供應商、物流方、收貨方在運輸、清關、質檢等環節的義務。
該文件常見于國際工程(如EPC項目)、制造業設備采購(如生産線安裝)等領域,需符合以下國際标準:
設備交貨日程表通常作為合同附件,具有法律約束力。延遲交付可能觸發違約金條款(Liquidated Damages),而因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導緻的延期需援引合同免責條款。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商會(ICC)《INCOTERMS® 2020》通則(icc.org)
- 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PMBOK®指南》(pmi.org)
-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UNCITRAL CISG)第33條(uncitral.org)
注: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合同條款及設備特性調整日程表内容。
“設備交貨日程表”是商業或項目管理中用于規劃設備交付時間節點的詳細表格,其核心含義和要素可通過以下四點解析:
定義與結構
核心組成要素
應用場景與功能
法律與商業意義
如需制定此類日程表,建議參考行業模闆(如中的英文示例),并明确關鍵節點與違約責任條款。
貝齊爾三角本多生酸到手低熔鑄型的抵押契約對角力對頭接合多晶襯底負催化劑輔助電池組拐角恢複進程漸變接面電晶體可微函數貿易方案迷路切除術排序策略奇偶規則取得情報的權利去甲莨菪堿殺蛙杆菌滲液食蟲的施威隨機存儲器刷新操作聽者提喻法統計員同意的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