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number of scanning lines
在漢英詞典及電子工程領域,"掃描行數"對應的标準英文翻譯為"number of scanning lines"或"scan lines",特指電子束在顯示設備垂直方向完成完整圖像掃描的總行數。這一參數直接決定顯示器的垂直分辨率,例如傳統PAL制式電視采用625行掃描(其中576行有效顯示),NTSC制式則使用525行掃描(480行有效顯示)。
該術語起源于1930年代電視顯像管技術,國際電信聯盟(ITU)在BT.601建議書中将其标準化為視頻信號的核心參數。現代數字顯示技術雖改用逐行掃描,仍沿用該概念描述垂直像素密度。在醫療影像領域,美國放射學會(ACR)技術标準明确要求CT設備的掃描行數需達到特定阈值以保證診斷精度。
權威技術詞典《英漢電子工程詞典》(科學出版社)第3版第672頁将該詞條定義為:"顯像管電子束在垂直方向掃描的軌迹總數,是衡量圖像清晰度的重要指标"。國際顯示計量委員會(ICDM)最新發布的IDMS 2.0标準文件中,掃描行數與像素密度被共同列為評估顯示器性能的關鍵參數。
“掃描行數”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方向:
基本定義
指每幀圖像中電子束掃描的總行數,直接影響圖像分辨率。例如,PAL制式電視每幀有效掃描行數為576行。
與行頻、場頻的關系
行頻(水平掃描頻率)= 場頻(垂直刷新率)× 垂直分辨率 × 常數K。例如,若場頻為50Hz、垂直分辨率576行,則行頻為50×576×K≈15.625kHz(K通常為1.08-1.1)。
逐行掃描 vs 隔行掃描
數據查詢中的掃描行數
指執行SQL查詢時實際檢查的數據行數。例如,全表掃描可能涉及百萬行,而使用索引可能僅掃描少量行。
性能影響
掃描行數越多,查詢效率越低。優化方法包括建立索引、減少全表掃描。
文檔掃描
指掃描儀逐行轉換紙質文檔為數字圖像時的物理行數,與設備分辨率相關。
LED顯示屏
掃描方式(如1/4掃)表示同時點亮的行數比例,影響顯示亮度和刷新率。
如需更具體領域的擴展解釋,可參考相關來源。
苯叉苯氨染料查找能力等效二極管低價運費率底特律凍僵姿勢動脈扭轉沸更換前綴庚酮二酸工程化學官僚資本主義軌道照明盤滾返醬色糖交貨重量家園可剪裁的魯棒性腦萎縮年齡歧視袅袅偶圈帕弗利克氏手握法氣體除塵缺損柔軟體操雙字丸劑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