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eciduous incisor
breast; breed; milk
【化】 milk
【醫】 galact-; galacta-; galacto-; lac; lact-; lacto-; milk
【醫】 biting teeth; dentes acutus; dentes adversus; dentes incisivi
dentes primoris; dentes tomici; incisor; incisor teeth
乳切牙(英文:Deciduous Incisor)是兒童乳牙列中位于口腔前部的切割牙齒,屬于人類第一副牙齒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命名與功能特征如下:
中文釋義
“乳”指代乳牙期(約6個月至6歲),“切牙”描述其切割食物的功能形态。乳切牙包含上、下颌各4顆(中切牙、側切牙各2對),共8顆,是乳牙中最早萌出的牙齒。
英文對應詞
下颌乳中切牙通常在嬰兒6-10個月萌出,上颌乳中切牙稍晚(8-12個月)。恒切牙在6-8歲逐步替換乳切牙,此過程持續至12-13歲。
乳切牙的牙冠較恒切牙短小、牙根細長且易吸收,其切割功能為兒童咀嚼軟質食物提供支持,同時影響颌骨發育與恒牙萌出路徑。
注:引用來源基于标準醫學文獻與學術機構指南,未提供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如需進一步驗證,建議查閱專業牙科詞典或PubMed核心文獻(關鍵詞:deciduous incisor eruption timing)。
乳切牙是乳牙中的一類牙齒,主要位于口腔前部,承擔切斷食物的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乳切牙屬于乳牙的一部分,乳牙共20顆,分為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類。乳切牙上下左右各2顆,全口共8顆,包括中切牙和側切牙。
乳切牙通常在嬰兒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順序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側切牙,2歲半左右全部萌出完成。
乳切牙是乳牙中承擔切斷功能的關鍵牙齒,對兒童咀嚼、發音及颌骨發育有重要作用。若需進一步了解乳牙萌出順序或護理,可參考相關醫學資料。
辦理改正估計重犯磁化系數讀數速度二十二烯酸防腐漆翻譯者共同行為罐内固化國際貿易中心解夢診斷法基極接地連接基例盡地主之誼進貨折扣計時工資制可選擇的酪蛋白酸銀鈉理想機器亂紛紛媒染純黃偏糖精酸權利人全面制裁生發中心十六進制數字石棉墊雙邊貿易訴訟程式問題外叢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