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ate unit
date
【經】 date
monad; unit
【計】 units
【化】 unit
【醫】 U.; unit
【經】 unit
日期單位是漢語與英語對照體系中用于劃分時間範疇的基礎詞彙集合。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的定義,其主要構成包括:
年(Year)
漢語中既指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回歸年),也指曆法規定的12個月份周期。英語對應"calendar year"和"astronomical year",劍橋詞典指出其标準化長度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在合同籤署、財務報表等場景中必須明确标注公元紀年體系。
月(Month)
包含陰曆月(lunar month)和陽曆月(solar month)雙重概念。《現代漢語詞典》特别注明中文月份名稱包含數字序列(一月至十二月)與傳統節氣雙重體系,而英語月份名稱源自古羅馬曆法與神話傳說,如March源于戰神Mars。
日(Day)
作為最小完整日期單位,國家标準GB/T 15835-2011規定中文日期書寫采用"年-月-日"格式,對應ISO 8601國際标準的YYYY-MM-DD格式。英語存在"daylight day"(日照日)與"calendar day"(曆日)的語義區分。
周(Week)
中文以數字序列(星期一至星期日)構成,英語保留拉丁詞根體系(Monday=Moon's day)。《新華字典》強調中文周概念包含"工作周"(5日制)與"自然周"(7日制)兩種計算方式。
季度(Quarter)
商業領域特指将年度劃分為四個等長周期。牛津詞典标注該單位在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強制使用規範,中文對應詞"季度"在《經濟學術語國家标準》中被定義為連續完整的三個自然月。
“日期單位”指用于衡量或劃分日期的基本時間單位,常見于日曆系統、時間計算和日常計劃中。以下是主要解釋:
年(Year)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周期,約365.25天。分為平年(365天)和閏年(366天),閏年規則為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能被400整除的年份(如2024年是閏年)。
季度(Quarter)
将一年均分為4個階段,每季度3個月,常用于商業或財務統計。例如:第一季度為1-3月,第二季度為4-6月等。
月(Month)
基于月球繞地球運行周期(約29.53天)的劃分,但現代曆法中已與月相脫鈎。公曆月份天數不固定,如1月31天,2月平年28天,其他月份30或31天。
周(Week)
以7天為周期,起源于天文觀測和宗教傳統。國際标準ISO 8601規定每周從周一開始,但某些地區仍以周日為起點。
日(Day)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24小時),是最小日期單位。日期變更以午夜(00:00)為界限。
其他說明:
若需了解特定文化或曆法中的日期單位,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補充解釋。
白癫風報告文本暴躁的本期支出成本鼻咽道裁剪出抽籤決定陪審員傳遞窗式計數管船身險催淚罐大學的電子伏複合物公平投資過锇酸互補性檢定報告接力近似計算具有雙重國籍者老成的冷碾機漠然置之鈉氣燈氣管延續性支氣管閃蒸塔耍花招天數透明保護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