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任意盈餘英文解釋翻譯、任意盈餘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free surplus

分詞翻譯:

任意的英語翻譯:

arbitrariness; at discretion; at will; random; voluntariness
【醫】 ad lib.; ad libitum; random

盈餘的英語翻譯:

profit; surplus
【經】 earnings; rest; surplus; surpluses

專業解析

"任意盈餘"是公司法領域的重要概念,指企業根據股東會決議可自主分配的稅後利潤。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任意"二字,即企業擁有法律框架内的自由裁量權,可根據經營需要和股東意願決定分配比例與時機。該術語對應英語中的"discretionary surplus"或"optional retained earnings",強調公司治理中的自主決策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66條,企業稅後利潤在彌補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後形成的盈餘即為可分配對象。任意盈餘的處置需遵循"同股同權"原則,除非全體股東書面約定特殊分配方式,否則必須按持股比例分配。這種制度設計既保障了中小股東權益,又為企業戰略發展保留了靈活空間。

在實務操作中,任意盈餘常應用于三個場景:(1) 補充營運資本應對市場波動;(2) 實施股權激勵計劃;(3) 平衡股東即期收益與企業長期發展需求。但需注意該分配權受《企業財務通則》第50條約束,不得損害債權人利益。

與"法定盈餘"的強制提取規則不同,任意盈餘的管理體現現代企業制度的契約精神。根據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5號,任意盈餘的會計處理需在財務報表附注中專項披露,确保信息透明度。這種制度安排既尊重市場主體自治,又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

參考來源:

  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2. 國務院法制辦《企業財務通則》解讀文件
  3.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5號》
  4. 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相關政策彙編

網絡擴展解釋

“任意盈餘”通常指企業利潤分配中的任意盈餘公積,是會計領域的重要概念。以下從定義、提取依據、用途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

任意盈餘公積是企業根據自身經營需要,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批準後,從稅後淨利潤中自行決定比例提取的積累資金。其提取不受法律強制約束,屬于企業自主決策的財務安排。

二、提取依據與順序

  1. 提取前提:需在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通常為淨利潤的10%)後進行,當法定盈餘公積累計達注冊資本50%時可不再提取。
  2. 決策主體:由股東會根據公司發展需求和盈餘情況決定是否提取及具體比例。

三、主要用途

四、與法定盈餘公積的區别

對比項 法定盈餘公積 任意盈餘公積
提取依據 法律強制規定(如《公司法》) 企業自主決策
提取比例 固定為淨利潤的10% 無固定比例,由股東大會決定
停止提取條件 累計達注冊資本50% 無強制停止條件

五、示例說明

假設某公司年度淨利潤為1000萬元:

  1. 先提取10%法定盈餘公積:100萬元;
  2. 股東大會決議再提取8%任意盈餘公積:80萬元;
  3. 剩餘部分(820萬元)進入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

通過這種機制,企業既能滿足法定要求,又能靈活儲備資金應對未來發展需求。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話半聯胺財産授與者粗的輕溶劑石腦油電動放大機低落非線性粘性流伏打耦合富足挂布過流閥黃精假隔架框記錄重構可行性試驗蠟樣菌素耐壓試驗農産品計價法賠償毀損胚細胞的破壞保釋掃描輸入總線視覺舒適十四烷基硫醇損害套管拉線天線踢傷馱鞍維護控制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