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kindling point
burn; ignite; light
【醫】 ignition; inflame
ablaze; flaming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燃熾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英文術語Ignition Point 或Kindling Point,指物質在空氣中無需外部明火引燃,僅依靠自身溫度升高即可開始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它與“閃點”(Flash Point,短暫燃燒)和“自燃點”(Autoignition Temperature,科學術語)密切相關,但更強調物質達到持續燃燒的臨界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持續燃燒的臨界溫度
燃熾點是物質受熱後,其表面釋放的可燃氣體與空氣中的氧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自發産生持續火焰的最低溫度。此時化學反應釋放的熱量足以維持燃燒循環,無需額外點火源(如明火、電火花)。
示例:木材的燃熾點約為 300°C,意味着在此溫度以上,即使移除外部火源,木材仍會持續燃燒。
與相關術語的區分
消防安全标準
燃熾點是評估材料防火等級的關鍵參數。例如,建築規範要求建材的燃熾點高于常見火災溫度(約 500–600°C),以延緩火勢蔓延。
來源:《建築材料燃燒性能分級标準》(GB 8624-2012)。
工業安全與化學品管理
化工生産中需監控易燃物(如溶劑、粉塵)的燃熾點,防止設備過熱引發自燃。例如,煤粉的燃熾點約為 140°C,需嚴格控制磨煤機溫度。
來源:美國國家防火協會(NFPA)《可燃粉塵标準》(NFPA 652)。
《英漢科技大詞典》
定義:“燃熾點——物質在空氣中自發燃燒的最低溫度,亦稱自燃點。”
來源:科學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
《牛津化學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Chemistry)
"Ignition Point: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at which a substance combusts spontaneously without application of an external flame."
來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th Edition (2020)。
燃熾點受物質分子結構影響:
關于“燃熾點”這一表述,目前并無标準術語定義。結合相關搜索結果,可能存在以下兩種理解方向:
燃點(Ignition Point)
指物質在空氣中無需外部火源即可自行燃燒的最低溫度。例如,紙張燃點約230℃,汽油燃點約-43℃(因其閃點低,燃點與閃點接近)。
特點:
熾(Chì)
指火勢旺盛或猛烈燃燒的狀态。例如,“熾火”可表示烈火或點燃燈燭的動作。
可能混淆了“燃點”與“熾燃點”,但後者并非規範術語。建議參考以下内容:
“燃熾點”可能為表述誤差。若需具體參數,請明确目标詞彙(如“燃點”或“熾燃現象”)。如需進一步幫助,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
泵串聯兵荒馬亂波-薩二氏試驗草酸鹽處理的癡迷粗甲酚碘酪蛋白抵觸憲法蝶底骨蝶呤費林試劑瓜爾糖光像差刮松絨布歸向晦光鑒别指标結狀傳動器頸動脈溝晶格矢課程編寫語言流産熱夢行性恍惚橋接求醫癖審判确認十七醇數據透視表四溴化矽停業清理